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72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程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创新科技应用于玫瑰种业,扩大设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月季(玫瑰)产业基本情况
月季(玫瑰)是世界主要商品花卉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庭院绿化、室内装饰、食品和保健,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全市月季生产面积超过1300亩,其中盆栽月季1100亩、产量205万盆,切花月季(鲜切玫瑰花)面积200亩、产量1200万支。妙峰山高山玫瑰种植面积600亩。
二、已开展的工作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创新科技应用于玫瑰种业,扩大设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提案”建议,我局表示赞同,正在积极推动并落实相关工作。
(一)持续健全产业政策体系
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北京市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等国家、市级相关文件精神,2024年10月我局印发《北京市林果花草蜂种业振兴行动计划(2024年-2030年)》,实现全国首个出台省级层面林果花草蜂种业规划,明确将月季类(玫瑰)研发创新列入重点任务。生产应用环节组织研究制定并发布实施月季产业相关企业标准、北京地方标准10余项,规范北京地区产业发展。研究编写完成设施花卉辅助设施用地导则,加强包括月季在内的北京花卉设施生产规范管理。
(二)深化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
月季(玫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种和技术。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我市自育月季类品种市场占有率不足5%。为扭转我国月季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06年我市整合在京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成立月季研发创新团队。截至目前,7个在京科研院所的9支月季研发团队共培育出300多个新优品种,部分品种陆续推广至全国,5个品种实现出口。中国农业大学培育‘菲韵’、‘冰茶’等抗衰老、耐贮运的切花月季(鲜切玫瑰)品种受市场欢迎;研发的采后保鲜关键技术获得国家奖项,开发的保鲜剂应用于鲜切花贮运。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食用与精油加工玫瑰新品种,在19个省市推广4万亩,打造“喜顺记”等玫瑰产品品牌。
(三)推进月季(玫瑰)绿色高效生产示范
结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气候条件、生产实际以及花园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我市重点开展高附加值、设施化月季种苗和盆栽月季生产示范与场景应用。如建设国家级市花月季种苗繁育和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开展月季种苗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北京培育的切花月季新优品种主要输送至气候适宜、生产成本较低的云南省等地进行应用示范与产业化,产品销至全国。
(四)开展国内外月季(玫瑰)产业交流合作
为加强国内外月季(玫瑰)产业链交流合作,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与种业之都建设,我市积极举办一系列有影响力国际重大活动,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一是2016年在大兴区的举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通过大会,该区发展成为全市月季主产区,魏善庄镇由农业镇发展为“月季小镇”。二是在门头沟区举办2025年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来自12个国家月季科研工作者齐聚北京,围绕遗传和基因组学、鲜切花采后技术等主题交流,分享全球最新月季科研成果。门头沟区以办会为契机,打造以市花月季为特色的花园城市样板,并探索门头沟“玫瑰小镇”建设新路径。
三、下一步工作
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我市将不断加强部门协作,在产业政策合力、科技支撑、空间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推进玫瑰种子实验室建设,逐步提升我国自育月季(玫瑰)品种市场占有率,推动我国月季(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月季(玫瑰)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政策
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好《北京市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6年)》等相关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优质资源要素,与您共同研究合作开展玫瑰种业研发新路径。同时,我市还要开展广泛调研,结合首都花园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制定“十五五”北京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特别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高效生物育种技术研发,服务玫瑰种业自主创新等。
(二)加强玫瑰种业联合攻关
为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北京市种业振兴实施方案》和《北京市林果花草蜂种业振兴行动计划(2024年-2030年)》,根据您的建议,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和港澳资源合作,搭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鲜切、食用、加工类玫瑰种业创新开放平台或实验室建设,打破我国玫瑰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与品牌壁垒。基于您前期与平谷京瓦中心、香港大学和荷兰瓦特宁根大学建立的合作意向,我局将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整合中国农业大学、市农林科学院玫瑰专家团队和龙头企业等产业资源,配合您开展深入调研,尝试实施小切口试验示范项目可行性。同时根据北京市农业项目建设要求,做好玫瑰产业链合作项目前期谋划与申报工作。
(三)积极探索玫瑰小镇(门头沟)建设
下一步我局建议您共同参与指导门头沟区充分利用妙峰山高山玫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玫瑰产业。在当前产业发展基础上,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玫瑰产业链,探索扩大玫瑰精油、食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可行性。创新机制,开展“玫瑰小镇”建设项目谋划,逐步推动玫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独具北京特色的玫瑰IP。
最后,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北京花卉产业发展工作给予支持。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