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长城文化带古树主题游线发布
字号:   
2024-06-05 11:02:00 来源:首都园林绿化微信公众号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首都北部生态涵养区,构成了北京市的重要文化地标——长城文化带。长城沿途的古树,仿佛陪伴着长城的历史守望者,与长城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生态画卷。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精心梳理了长城文化带沿线美丽乡村里具有代表性的古树资源,推出长城文化带古树主题游线。游线涉及昌平区、怀柔区和密云区,包括13个村的40株特色古树。诚邀广大市民在“登长城做好汉”的同时,参观打卡沿途古树,在充满历史韵味的村庄里感受古树的魅力。

1200岁银杏守护昌平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有“天下第一雄关”的誉称,这里生长着一株1200年树龄的巨大古银杏树,被人们称之为“关沟大神木”。

南口,是关沟峡谷的天然南出口,作为居庸关的南大门,在关沟古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口镇的檀峪村生长着3株古青檀树,其中一株树龄大约三千年了,也就是说,这株青檀差不多500岁的时候,孔子才出生。

千年古刹“和平寺”坐落于南口镇的花塔村,寺内现有古树11棵,其中大雄宝殿前的两棵银杏树直径一米多、高十余米,一雌一雄两树相依相伴上千年,依然壮硕挺拔。

白羊城村是元明清三代拱卫京师的重要防御关隘之一,村内的5株古国槐,身姿挺拔,树形优美,围绕“延古树芳华 展古村风貌”主题开展了古树村庄建设。

来怀柔 逛古村 赏古树

慕田峪长城周边生长着6株形态各异的古树,其中有5株油松、1株楸树。最为著名的是“迎宾松”和“鸳鸯松”

在箭扣长城的脚下,田仙峪村的古国槐树形优美、树干挺拔、枝叶繁茂,三个人手拉手都不能合抱。

吉寺村矗立着两株饱经风霜的古树,一株是国槐、一株是油松。它们所立之地已由两座寺庙变成了如今的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一处感受古村风韵的栖息之所。

局里村,一个长城下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村落。村中共有三株一级古树,两株为国槐,一株为侧柏,这些古树历经风霜,见证着村庄的历史变迁。

图片

密云区古雄郡 古树寄乡愁

“密云古雄郡,山河何壮哉。”乾隆皇帝这样赞美密云。在古北口村,沿着古老的长城边缘,矗立着两株古侧柏。远远望去,古树与古长城交相辉映,宛如两位历经沧桑的挚友,在漫长的岁月里相互守望。

在密云区冯家峪镇的上峪村,矗立着一株冠大荫浓的千年古国槐。它扎根于长城脚下的山坡上,与古城堡的大门口相邻。

吉家营村,是一个深藏于山水之间的古老村落,拥有两棵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国槐。它们矗立在吉家营古城堡遗址的西门旁,默默见证着城堡的落寞与辉煌。

崔家峪村,得天独厚,古树参天。村内的千年古侧柏,矗立在崔家峪村二郎庙梁顶之上,与新修复的二郎庙交相辉映。另有一株百余年的古油松,静伫在崔家村后梁头,见证着村庄的历史变迁。

溪翁庄镇的北白岩幼儿园院内生长着一株古柏,被称为“范公柏”。古树长势苍劲雄健、枝叶葱茏,像一位和蔼的老者,为每一位小朋友提供着温柔的庇护。

古树参天,绿意盎然,岁月流转,静默守望。它们的根系深扎,连接着大地和天空。这些古树,是长城文化带的灵魂,也是长城的守护者;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回忆。

图片

▲长城文化带古树主题游线

为深入挖掘古树历史文化内涵,2023年以来,全市结合古树观赏特性,以文化为线索,依托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在春、夏、秋、冬四季推出了14条古树主题游线。今年还将陆续推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古树主题游线,方便首都市民赏古树美景、品古树故事,共同了解、关爱首都古树。为了方便市民开展长城古树参观,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长城文化带古树主题游线,您可以关注“首都园林绿化”官方微信微博,查阅游线的详细信息。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