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29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字号:   
2025-09-17 14:00: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刘金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密云特色蜂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收悉,我们会同密云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蜂产品加工禁限是产业发展的卡点瓶颈

近年来,市园林绿化局、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聚焦生态保护,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积极协调解决蜂产品加工禁限问题,推动蜂产业发展。

(一)强化政策支持

在《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中,明确了生态涵养区制造业须在市级以上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布局,同时生态红线外的本地自产农产品加工项目不受禁限目录约束;在《北京市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京经信发〔2025〕7号)中,明确要优化准入管理,落实好《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政策,对平原地区和生态涵养区的生态红线外本地自产农产品加工项目不予禁限,重点支持从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以及葡萄酒制造中的中小微企业,2025年2月起,我市平原地区和生态涵养区生态红线外的自产蜂产品初、深加工不受禁限目录限制。

(二)强化自产特色蜂产品生产

鼓励我市蜂业企业和养蜂专业合作组织申请蜂产品加工资质,收购、加工和销售我市自产的蜂蜜、蜂花粉、蜂蜡、蜂胶和蜂蜜制品等初、深加工特色蜂产品,提高产品销售附加值,促进蜂产品就近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三)强化产销衔接

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组织蜂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接社区和电商平台,参加北京电视台“节节高”、京东开店、“北苑路”88号市集等活动,还推出品蜜地图和蜂彩之旅线路,串联蜜蜂文化、旅游、科普、游学、品蜜等,增加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收益。

下一步,市园林绿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提升我市自产特色蜂产品商品化水平和产销对接服务水平,推动蜂产业快速发展,提升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强《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政策解读,精准落实,推动符合要求的蜂产品加工项目落地。二是推动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蜂蜜)价值实现,制定《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评价规范 蜂蜜》,规范蜂蜜生态产品的评价指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和市场溢价。三是打造“京·花果蜜”特色优势区域品牌,加大京产蜂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利用新媒体平台、电商、节庆及展会活动等多种方式,多渠道推动蜂产品产销衔接。

二、关于养蜂附属设施用地和融合发展用地无法备案

近年来,市园林绿化局、密云区人民政府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沟通对接,按照我市规模化蜂场生产实际需求,积极推动规模化蜂场生产辅助设施用地备案工作。2022年,市园林绿化局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北京市规模化蜂场辅助设施管理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多次征求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意见;2024年12月,市园林绿化局、市规自委会同有关区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我市园林绿化产业设施用地备案工作。会议明确了养蜂属于畜牧业范畴需要设施农业用地,明确了市区镇三级职责分工,其中市园林绿化局加强对备案工作的指导;属地区、镇政府,区园林绿化产业主管部门、规自分局,要以现有政策为依据,借鉴现有成功经验,切实解决园林绿化产业用地备案问题;市、区有关部门应加强批后监管。目前,我市已有平谷区依据62号文,通过一事一议,完成了欢乐蜂场设施用地的备案工作;密云区、顺义区起草了规模蜂场辅助设施用地管理的相关文件,尚在沟通过程中。

为着力解决规模化蜂场设施农业用地困难,规范蜂业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下一步,市园林绿化局将积极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局沟通对接,指导各有关区积极推动规模化蜂场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工作。

三、关于蜂产业支持政策待完善

近年来,市园林绿化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我市蜂产业快速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领

在《北京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5 年》中,明确推进蜂产业高效发展,重点推进蜜蜂、蜜粉源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扩繁;在《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和《首都花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构建多维度生态多样性保护体系,促进蜜蜂和野生传粉昆虫自然栖息地的保护;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百万亩林下经济,推动发展林下养蜂;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果花草蜂种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2023-2030)》中,重点推进蜜蜂种质资源保护、本土熊蜂新资源驯化、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蜂场建设,扩大优质种蜂王使用率。

(二)强化政策支持

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方面,已将自动摇蜜机、提纯机、智慧蜂箱等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并形成了年度动态调整机制,蜂农购置农业机械可按规定享受补贴。同时组织开展北京“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重建工作,出台《北京市“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重点受灾地区果花蜂产业恢复和发展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将恢复和发展蜂群2万群。

(三)强化风险保障

为满足北京市蜂农的风险保障需求,建立健全北京市养蜂业抗风险机制,增加蜂农抗御自然风险能力201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目前已在密云、昌平、怀柔、延庆、门头沟、房山、海淀等7个区开办,2021-2024年,全市政策性保险参保蜂群42.6976万群,参保蜂农2267户次,保费2305.42万元,累计赔付金额5547.59万元,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广大蜂农的普遍认可。尤其在2023年7月特大洪涝灾害和2024年干旱极端天气期间,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减少了自然灾害给蜂农带来的损失,提振了养蜂信心。

(四)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连续两年实施北京市园林绿化产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广成熟蜜生产、多箱体养蜂、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开展优质蜂王培育、蜜蜂良种引进与示范提升、生态涵养区蜜蜂生态功能研究和传粉昆虫多样性与服务价值评估,并提出保护策略;二是开展蜂授粉技术推广和市场培育。为草莓、番茄、樱桃等作物开展蜂授粉服务,推广蜂授粉百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基地11个,培育蜂授粉服务供应商13家,蜂授粉普及率达90%以上,种植户满意度达95%以上;三是持续开展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建设工作,建成了蜜蜂良种繁育、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蜂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蜂产品溯源管理监控、蜜蜂授粉综合配套技术等五大技术体系;四是先后发布国家标准3项、北京市11项蜂业生产地方标准,打造了蜂产业全链条的技术规范体系。

下一步,市园林绿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蜂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重点推进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十五五”花园城市建设规划中,明确加快推进园林绿化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安排。二是持续实施蜂业政策性保险,优化丰富保险赔付范围,加强风险防控与宣传引导,提升蜂业抗风险能力与产业化水平。三是强化蜂业科技支撑。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攻关蜂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成熟蜜生产、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等关键技术,推广新型智能蜂机具,推广普及蜂授粉技术,培育蜂授粉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与转化。四是深挖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区域特色品牌,鼓励研发特色产品,挖掘蜂蜜的保健功能与文化内涵,提升附加值,推动“蜂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发蜂业观光、科普教育、体验式养殖等业态,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25年6月18日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