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失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公园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字号:   
2020-05-09 09:00: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市公园管理中心,各区园林绿化局,经开区城市运行局:

  为全面做好2020年公园管理工作,提升公园为民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现将《2020年度公园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区、各公园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20年5月8日

  (联系人:刘静;联系电话:84236989)

2020年度公园管理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园林绿化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做好全市公园行业管理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今年的全市公园行业管理工作,要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市民"七有"、"五性"需求,进一步聚焦公众关注问题,通过系列专项行动抓整治、促提升、补短板、强监管,全面提升公园为民服务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园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秀文化的新需求、新期待。

  一、全面建立公园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处置机制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全国人民关注,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势头,全市公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内防反弹"的总体要求,有效落实市园林绿化局和属地疫情防控机构关于防疫工作的各项防控措施,主动做好门区秩序管控、园内提示提醒、公共卫生消毒、员工个人防护、游客量管控、公园周边交通疏导等具体工作,确保了全市公园平稳运行。通过此次疫情,锻炼公园队伍,提高了全市公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目前,疫情主要来源已经由本地扩散为辅,转为境外输入为主。公园的游客量持续增加,接待压力不断增大加上游客来源复杂,各区、各公园要认真研判形势,继续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区要对疫情发生以来应对疫情采取的有效针对性措施、建立的联防联动机制、制定的相关预案、物资使用及留存情况等进行全面盘点,及时保存资料档案,形成宝贵财富,建立公园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处置机制,指导今后工作。

  二、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六项机制,加强行业管护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环境。

  (一)进一步强化"专项整治行动"机制,做到公园管理各项业务全覆盖。自2017年以来,市园林绿化局连续3年在全市公园中开展专项行动,从"整治促提升"、"保护绿色资源,提升公园品质"到"抓重点、补短板、提高公园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基本上实现了对公园整治巡查、资源监管、日常管理各项主要业务的全覆盖,在提高公园管理服务水平上成效显著。2020年,将进一步在全行业开展"提升公园品质、提高公园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专项行动,从接诉即办、不文明游园行为治理、资源保护、绿化养护、设施维护、服务保障等方面对全市公园提出要求,进行督查,各单位、各公园要按照专项行动要求,逐一对照,全面提升公园为民服务能力、公园治理能力,提高绿地管护和设施维护水平,打造公园"四优"环境。

  (二)进一步强化公园卫星动态监管机制,严格履行公园资源保护职责,避免违规操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我局对全市公园边界、陆地、水体、绿化等要素进行前后两年同期图斑比对、筛查,防止公园资源被蚕食占用,做好公园绿色资源的看家人。凡是蚕食绿地、改变绿地用途的,市局将发出整改督办单,各单位、各公园要对照图斑逐一进行识别、筛查、整改,按时反馈整改结果。凡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完善"不文明游园行为清单"公布治理机制,营造文明祥和的游园氛围。针对近几年出现的不文明游园行为,进一步完善"不文明游园行为清单"制度,发布《北京市文明游园倡议书》、《北京市公园游客守则》、《北京市游园不文明行为清单》。倡导文明游园理念,劝阻、曝光、处罚不文明游园行为,进一步推进不文明游园行为治理,净化游园环境,规范游园秩序,引导游园行为走向文明态势。

  (四)建立与公安、城管执法、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游园秩序。2019年,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要求,市局实现了与市城管执法局的联动,正式向城管移交第一批全市城市公园名录。2020年,各区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接属地城管部门,对不文明游园行为实行更有力的跟进,遏制不文明游园行为的发生;对接属地公安部门,对公园的游园秩序、社会治安状况、公园周边交通状况进行治理;对接属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对发生严重不文明游园行为的游客、记录、曝光,进一步优化全市公园游园环境。

  (五)继续推行"市民园长"机制,从管理层面督促、协助公园做好工作,推动公园共建、共治、共享。2019年全市80个公园、遴选206名"市民园长"和数位公园义务巡查员,在检视公园问题、解决公园矛盾、维护公园秩序、协调解决问题、爱绿护绿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将继续在全市100个公园遴选1到2名"市民园长"和公园义务巡查员,建立市民与公园的对话机制,协助、督促公园做好管理工作。"市民园长"要求70岁以下,群众口碑好,住在公园附近的市民。主要任务:一是检视公园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秩序、绿化养护、园容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督促公园管理机构整改;二是协调解决游人与公园管理机构之间的矛盾,游人之间的矛盾;三是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协助维护游园秩序;四是适时开展"市民园长协商日"活动,召集市民代表、公园负责人和志愿者等协商解决问题;五是适时开展爱绿护绿宣传;六是带动市民文明游园。各公园结合本园实际,于今年五月开始,在公园周边社区中遴选,报我局公园处备案。

  (六)完善志愿服务、文明引导机制,从作业层面为公园管理服务拾遗补漏、助力推进公园提高管理水平。2018年3月,市园林绿化局与市公园绿地协会发起成立北京市绿色使者志愿服务总队,在公园中开展志愿服务,维护公园良好环境。目前志愿者近千名,2019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今年,市局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在公园2018年引进绿色使者志愿者进公园的基础上,邀请首都文明引导员、北京城管志愿者进入公园,壮大公园社会服务队伍,协助公园疏导游人、劝阻公园不文明游园行为、捡拾园内废弃物、助老助残、义务讲解导游等,助力公园改善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各公园要主动联系志愿者和首都文明引导员队伍,并主动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市属公园要按照原有部署,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园治理,统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社会志愿者、团员青年等多方力量,拓展"公园之友"品牌,拓宽治理渠道,完善治理体系,改进治理方法,提高治理效益,提升公园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通过建立并完善以上六个机制,形成主体管理、社会参与、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公园治理局面,建成全方位、全时段、覆盖全市公园的治理网落,全面提升全市公园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提高公园社会治理水平。 

  三、围绕市民"七有"、"五性"新需求,多措并举提升公园服务治理水平

  (一)做好公园配套用房出租整治收尾工作,提升公园治理能力。各单位要按照《北京市公园配套用房出租整改标准》,全面完成公园配套用房1619个问题的整改工作,已经完成整改的,要完善资料、整好档案;列入持续整改的,要制定完整的整改方案,划定整改完成时间表。下一步,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局出台的《公园配套用房管理办法》做好公园配套用房管理,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反弹,市局将不定期复查。

  (二)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完善"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有效机制。今年,接诉即办工作将列入市、区公园管理部门重点考核任务。各单位要迅速建立完善接诉、办理、督办、反馈的闭环式运行机制,明确任务职责,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做好市民来信来访、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诉求、网络舆情、政风行风热线等反映问题的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工作,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做到市民诉求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提升群众诉求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聚焦热点问题,加强公园野生动物管控工作,确保公园管理运营安全性。针对今年国内多地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加强公园尤其是动物园内野生动物管控工作,从源头上杜绝病菌传染。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将园区内野生动物尤其是近些年出现过大规模疫病传播的野生动物所在区域列为重点巡查监控区域,加大巡查力度,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第一现场处置。日常与野生动物接触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在园区合适的位置开展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人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区等高风险区域,要设置警示牌,告知公众远离野生动物,不捡拾、不接触死亡野生动物,发现伤病或异常野生动物要及时报告当地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或公园管理人员,由专业人员进行救护、消毒、隔离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提高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强化实地监管,加强精品公园复查力度,提升城市宜居性。园林绿化环境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评价标准,今年,我局将继续按照《精品公园评定标准》,从全市111个精品公园中选取一部分公园,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检查、打分,从规划设计与施工、绿化管理、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服务管理、安全管理、档案及资料管理等七个方面逐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于检查中不合格或者有严重违规情况的精品公园,将视情况取消精品公园称号。

  (五)推出特色公园建设,打造"一园一品"高品质文化活动品牌和多样性公园环境。组织抓好全市公园节假日服务保障和宣传工作。根据季节特点,广泛开展公园春季赏花踏表、夏季亲水纳凉、秋季欣赏彩叶、冬季冰雪庙会等专题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电视台、北京交通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主流媒体的合作与对接,做好全市公园节假日文化活动宣传工作,打造公园"一园一品"服务品牌,树立行业品牌形象。

  市属公园打造文化休闲网红打卡地,推出天坛建坛600周年历史展、景山观德殿展览等百余项文化展览。组织好"我们的节日"主场活动,创新"一园一品"活动内容,丰富科普宣教形式,稳步推进晚间活动,优化游客游览体验。举办第9届冰雪游园会,充实玉渊潭等6家公园雪场和冰上活动内容,积极营造浓厚迎冬奥氛围。

  各区属公园要进一步拓宽公园文化活动类型,在现有的景观、文化等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公园品质,优化公园功能,丰富公园内涵,完善公园无障碍设施,逐步达到游览观赏有景观,休憩娱乐有设施,科普教育有平台,传承文化有内容的目标,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使公园真正成为百姓喜爱的乐园。

  (六)充分依托公园三级智慧管理平台功能,提高市民游园便利性。2019年,公园三级智慧管理平台APP客户端建设完成,并进行试运行。2020年,将进一步依托三级平台中的游客发布信息功能,鼓励广大游客在平台上主动分享公园信息,反映公园问题,如增加新设施、开展新活动、开辟新展览、拓展新服务或存在的问题等,助力公园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市、区公园管理部门要指派专人负责平台工作,对于市民游客在平台上反应的问题,及时核实,做出回应。

  (七)开展智慧公园试点项目,提升公园智慧服务管理水平。以《北京市智慧公园建设指导书》为指引,在市属公园中选取试点,开展智慧公园建设项目,完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达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养护、智慧管理的目标,有序推进核心区公园客流总量和团体游客数量调控。完成天坛、香山监控系统提升改造,提高安全游览系数。加快香山、动物园、紫竹院智能化全数字高清安防系统建设,启用人脸识别系统,提升公园智慧安防水平。

  (八)提升公园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基础管理。市属公园中,完成颐和园、香山厕所改造,中山公园路灯改造,颐和园东宫门游客中心扩建,动物园熊猫馆扩建,陶然亭东门及内外广场改造,紫竹院文化展示中心建设等工程,提升公共服务硬件设施水平。各区属公园要进一步推进公园厕所革命和全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导览内容,规范外语标识,落实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持续优化游赏环境。

  四、聚焦中轴线申遗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好相关工作

  (一)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做好中轴线申遗重点任务。

  1.做好市属公园规划编制。启动"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及纲要研究,编制市属公园商业规划。以颐和园为试点,组织编制消防体系建设规划,确保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天坛外坛被占区域环境整治详规落地,尽快到达申遗工作要求。

  2.实施颐和园、北海、动物园、香山等历史名园古建修缮保护。推进颐和园须弥灵境建筑群遗址保护与修复、北海漪澜堂建筑群修缮,实施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非遗展示场所升级改造、颐和园画中游彩画保护等工程,完成颐和园画中游、动物园农事试验场旧址-鬯春堂等修缮工程,促进历史名园科学保护。持续做好颐和园、天坛遗产监测,开展北海九龙壁、白塔及景山观德殿、关帝庙、山体等部分监测,夯实文物遗产保护数据基础。推进香山古水系环境综合治理、索道改造及植物园国际五洲温室群改造等前期工作,为项目实施做足准备。

  3.着力推动腾退区域保护利用。开展天坛西门环境整治,实施景山西区景观提升工程。做好东宫门外公交场站环境整治前期工作,持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推动动物园长河北腾退搬迁和环境整治,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建设和环境提升。

  4.高水平做好香山革命纪念地管理运行。全面梳理总结前期经验,固化成果、细化标准、完善程序,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体系,不断提高革命纪念地保护质量和运营水平。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好革命纪念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作用。

  (二)贯彻落实文化创新理念,推进全市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市属公园发挥文创品牌优势,全面践行"大文创"理念,实施"2+N"战略,以项目合作为抓手,着力打造"公园礼物"平台,推出更有市场认可度、更具话题影响力的热点产品和爆款活动。打造文创空间"一店一品一特色",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文创产品销售新模式。组织实施2020年北京文创大赛公园主题赛区,进一步推动跨界融合,在全市公园文创事业中起到榜样引领作用。

  2.结合2019年市局开展的公园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成果,促进公园文化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以香山革命纪念地为引领,深挖红色资源,统筹整合、分级分类推动红色品牌建设。重点推进陶然亭慈悲庵、颐和园益寿堂保护修缮及展陈提升项目方案编制和立项准备。打造红色文化宣教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红色文化研究者和讲解员,实现公园红色文化"常讲常新"。提升红色文化展示丰富性、严谨度,增强代入感、体验感,形成特色鲜明的定制化、菜单式服务体系。全市公园要在吸取市属公园文创产业发展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类公园的资源、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园林绿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精神标识和时代价值,推动传统优秀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资源活起来,使公园文创产品与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相结合,推出高质量的"北京公园礼物",打造一批兼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生态价值、市场价值的文创品牌,全面展示首都园林绿化新风貌,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添新名片。

  3.在市属公园中开展"园说-北京古典园林文物展"。推出"园说二"古典名园文物文化展览,开展学术研讨会、主题讲座、科普体验、出版论文集等配套活动,续写文化展示和宣传教育的新篇章,持续提升北京古典名园文化影响力。

  五、开展调研培训,探索行业管理新途径

  (一)启动《北京市公园名录化管理办法》研究工作。2019年,《北京市公园条例》进行了修订,其中增加了公园名录化管理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市人大要求,探索公园名录化管理途径,今年将启动《北京市公园名录化管理办法》研究工作,探讨公园名录化管理的形式、机制、管理方法等。

  (二)启动《公园健身设施使用管理指导意见》研究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健身设施进公园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市体育部门在公园中适地、适量放置健身设施,并探索公园中健身设施设置、管理标准,提供行业依据。

  (三)继续开展系列培训,提升行业管护水平。在前几年培训基础上,针对各区公园管理和养护工作的差异性和存在的问题,邀请行业专家通过集中授课、实地操作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园林绿化队伍管理、养护水平。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