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常见乡土植物(二)
字号:   
2020-12-17 14:13: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现代人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和谐的,健康的、文化气息浓厚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城市居民对园林建设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乡土植物不仅能够节省园林建设开支而且能最大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另外,在园林绿化中使用乡土植物,也能够增添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期北京花讯,将继续介绍几种常见的乡土植物。
  1.委陵菜
  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为蔷薇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草本。生山坡草地、沟谷、林缘、灌丛或疏林下,海拔400-3200米。委陵菜可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止血、止痢。嫩苗可食并可做猪饲料。委陵菜的嫩茎叶(苗)或根,又称翻白菜、根头菜、虎爪菜、痢疾草、天青地白草,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春季采嫩苗,夏、秋季采全草,洗净鲜用;全草亦可晒干备用。

1.jpg

  形态特征:根粗壮,圆柱形,稍木质化。花茎直立或上升,为羽状复叶,有小叶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边缘锐裂。伞房状聚伞花序,萼片三角卵形,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稍长;花柱近顶生。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显皱纹。

2.jpg

  2.垂盆草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是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垂盆草一般生长在山坡岩石石隙、山沟边、河边湿润处,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家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 该种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微酸,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垂盆草作为草坪草的优良性状以及耐粗放管理的特性值得在屋顶绿化、地被、护坡、花坛、吊篮等城市景观工程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并可作为北方屋顶绿化的专用草坪草。可作庭院地被栽植,亦可室内吊挂欣赏。

3.jpg

  形态特征:花茎细,匍匐,节上生根,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聚伞花序,花少,花无梗;萼片披针形至长圆形,花瓣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鳞片楔状四方形,种子卵形。

  3.连钱草

  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 Nakai)Kupr.)又名活血丹,为唇形科活血丹属植物。连钱草喜阴湿,生于田野、林缘、路边、林间草地、溪边河畔或村旁阴湿草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连钱草性寒,味辛、微苦。归肝经,肾经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通淋的功效。对湿热黄疸,疮痈肿毒,热淋,跌打损伤等症有治疗的作用。

5.jpg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细,方形,被细柔毛,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叶对生,肾形至圆心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毛或近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柄长为叶片的1~2倍。轮伞花序腋生,每轮2~6花;花冠2唇形,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cm,下唇具深色斑点,中裂片肾形;雄蕊4,药室叉开。

6.jpg

  4.鱼腥草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7.jpg

  形态特征: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
  5.车前
  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又名车前草、车轮草等,为车前科车前属植物。生于草地、沟边、河岸湿地、田边、路旁或村边空旷处。朝鲜、俄罗斯(远东)、日本、尼泊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全草可药用,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 药理作用的功效。

8.jpg

  相传汉代名将马武,一次带领军队去征服武陵的羌人,由于地形生疏打了败仗,被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时值盛夏,又遇天旱无雨,军士和战马都因缺水而得了"尿血症",当地又没有清热利水的药物,战士们个个焦急万分。一个名叫张勇的马夫偶然发现有三匹患尿血的马不治而愈,感到奇怪,寻根追源,只见地面上一片象牛耳形的野草被马吃光。为证实其效果,他又亲自试服,亦效。于是报告马武。马将军大喜,问此草生何处?张勇用手远指说:"就在大车前面。"马武笑曰:"此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当即命令全军吃此草,服后果然治愈了尿血症。车前草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

9.jpg

  形态特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根茎短,稍粗。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宽卵形至宽椭圆形。花序3-10个,直立或弓曲上升;花序梗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花萼长2-3毫米,萼片先端钝圆或钝尖花冠白色,无毛,冠筒与萼片约等长。
  6.蒲公英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10.jpg

  形态特征:根略呈圆锥状,弯曲,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舌状花黄色。

11.jpg

  (照片来自网络)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