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
一、湿地风貌
历史上的南海子地区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前缘, 永定河摆动的余脉构成一条条地下水溢出带,地表形成多处涌泉湖沼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有一亩泉大泡子、头海至五海等五个海子,其中北京市南海子湿地公园位于南海子核心地域的"三海子",是北京城南面积最大的一处湿地。
这里曾经四时不竭,汪洋若海, 是一片广衍膏腴、天润地泽的湿地, 生态系统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明代大学士李时勉《北都赋》中记载:"……泽渚川汇,若大湖瀛海, 渺弥而相属。其中则有奇花异果,嘉树甘木,禽兽鱼鳖,丰殖繁育。"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南海子》诗中写道:"相风微动九门开,南陌离宫万柳栽。草色横粘下马泊,水光平占晾鹰台。 "
二、皇家文化
南海子,又称南苑, 先后经历了辽金肇始、元代奠基、明代
建囿、清中鼎盛、清末衰败五个时期,曾是辽、金、元三代皇家猎场,明、清两代皇家苑囿。周长约120里,面积达 210 平方公里,是北京城的 3 倍。明代京师十景之一的"南囿秋风"即指的是南海子。
辽代帝王曾在此"春捺钵";金代帝王曾在此"春水";元代帝王曾在此"下马飞放",清代帝王更是到此"春蒐",南海子成为
契丹、女贞、蒙古、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进行"行围狩猎"的理想之所。
明永乐帝在迁都北京后的同时,围建起南海子皇家苑囿,每年都会在此举行巡幸狩猎和演武活动,并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御道、行宫。
到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更是把南海子推向了鼎盛。史料记载,康熙皇疼曾159次驾临南海子,乾隆皇帝虽仅临幸南海子36次,但他为南海子作诗多达400余首,可见其对南海子衷爱成度之深。南海子成为清代帝王的举行"行围狩猎"、"演武阅兵"、"别苑理政"、"驻跸临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与"紫禁城"和"三山五园"形成北京的三大皇权中心。
三、动植物资源
《帝京景物略》记载:"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
十里。" "四达为门,庶类蕃殖,鹿、 獐、雉、兔,禁民无取设海
户千人守视。"这里曾经生态系统完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我国
特有并被视为皇权象征的珍稀动物--麋鹿,即在北京城南这片最大
的湿地上繁衍生息。
四、麋鹿传奇与回归的意义
由于 1900 年的一次永定河的洪水和战乱,麋鹿最终在中国灭绝
了。但是自 1985 年中国重新引进麋鹿,在短短 8 年的时间里麋鹿苑中的麋鹿已从20 头繁育到 200 余头,成为仅次于乌邦寺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麋鹿苑。
麋鹿见证了南海子的兴衰荣辱,是这里最具价值的活物证。历史的变迁,资源的汇聚,赋予了南海子地区内涵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
北京南海子湿地公园麋鹿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