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密云区暴雨水灾后果树管理措施
字号:   
2025-08-01 16:58:00 来源:首都园林绿化微信公众号

密云区暴雨水灾后

果树管理措施

近期,北京市密云区受到极端天气影响,频繁出现强降雨,部分山区的强降雨引发山洪,对果园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强降雨后果园积水,土壤透气性下降,造成根部缺氧沤根,根系吸收能力降低,叶片黄化脱落,影响果实发育和着色,高温高湿环境诱发病害流行和加重病害发生。为最大限度降低暴雨灾害损失,北京市密云区园林绿化局提出 “暴雨水灾后果树管理7项措施”。

1.及时安全恢复生产

及时安排熟悉园区情况的人员摸排道路情况,开展道路抢修,保障入园工作的工人安全,避免因道路和滑坡造成人员受伤情况发生,全面摸排水利设施受损情况。

2.及时排水

及时疏通果园排水沟渠,挖排水沟,增加大功率抽水泵设备排水,排除园内积水,缩短植株受淹时间;及时清除树冠下冲积淤泥,排除根系及周边积水,同时揭开防草布、地膜,提高土壤透气性,加速表土干燥,避免长时间积水造成果树根系窒息死亡;清理、修整果园外沟渠,以防强降水后再次积水。  

3.及时清残扶树

及时清除果园落果、残枝、缠绕在树上的杂物等,对于倒伏、倾斜的树及时扶正、培土,必要时设立支柱扶正并固定。扶正时应注意保护根系,避免造成二次损伤,根系外露的,及时培土覆盖,防止阳光暴晒。伤根严重的及时疏枝剪叶,减少树体水分蒸发。

4.及时灾后修剪

及时修剪受伤枝、减轻树体负担,对于淹水时间较长、根系活力弱,可适度重剪或摘叶,以减少叶片数量,避免过度蒸腾导致生理干旱,剪口和伤口涂愈合剂,防病菌滋生;同时调减果树负载量,摘去部分或全部果实,减少树体水分蒸发和营养消耗,防止树体死亡。

5.及时消杀

暴雨后,高温高湿的环境利于病虫生长繁殖,加之树体抗性变弱,极易发生病虫害,应及早预防。清园、修剪后及时喷施1-2次广谱性杀虫剂、杀菌剂,确保果树叶果安全。近期即将采摘的水果要注意科学用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果品安全。

6.及时恢复树势

及时加强肥料使用,恢复树体生长,果园受涝后,土壤肥料流失,受损根系吸收肥水能力减弱,不宜立即进行根部施肥。可叶面喷施0.1%-0.3%的磷酸二氢钾,氨基酸、芸苔素内脂等叶面肥,强化叶面功能、增强光合作用和树体的营养积累,每5-7天叶面喷肥1次,连续追施2-3次,可与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

7.及时松土透气

及时进行树盘或全园耕翻,使土壤水分散发,改善土壤透气条件,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根部呼吸和新根再生,加强根部对养分的吸收和运送。可结合翻耕追施氨基酸、磷钾肥、中微量元素肥和微生物菌剂等,促发新根,加快树势恢复。

本次暴雨对全区果树造成巨大冲击,果园灾后恢复是一项长期系统性任务,果园水灾后恢复工作需立足“应急止损—系统修复—长效提升”的逻辑,通过科学排涝、树体养护、土壤改良及病害防控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各环节需结合果园实际(如树种特性、受灾程度)灵活调整,尤其要注重灾后1-30天的关键恢复期,为树体复壮奠定基础。以此次灾害为契机,全面排查果园排水系统、土壤抗涝性等薄弱环节,针对性完善基础设施(如加深排水沟、推广起垄栽培),并建立“灾害预警—应急响应—灾后评估”的长效机制。通过短期恢复与长期提升相结合,不仅能尽快恢复果园产能,更能增强其应对未来极端天气的抗风险能力,保障林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