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观园林中的风水文化 ——以北京西山北法海寺为例
一、寺观园林与风水文化
在距今6500年前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出现了蚌壳龙虎的形象,是目前为止最早的左青龙右白虎形象,也被认为是风水的起源。晋代郭璞的《葬经》一书中最早提到了风水一词。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风水被归类为自然科学,它综合了地球物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生命科学等众多学科。风水的目的就是追求理想的生存环境,俞孔坚说风水是“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在实现风水目的过程中,要对地形地貌、风向光照、植被水文进行综合考量,以追求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寺观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流派,是儒释道宗教思想的物质表现。无论是佛家的众生平等理念,还是道家的自然法则,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寺观园林设计的哲学基础。寺观园林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将其所属宗教派别的宗教思想、历史文化、生态内涵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也是寺观园林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基于风水文化的寺观园林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表现在寺观园林的地址选择、空间布局和植物配置等方面。本文以北京万安山北法海寺为例,尝试从风水文化的角度对北法海寺的相地选址、立基营造及植物景观等方面进行诠释。
北法海寺位置图
二、寺观园林选址中的风水文化
“气”是中国传统风水理念的核心,风水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个充满“生气”的宜居之地。“气”是难以捉摸的事物,而为了探索其存在,风水学界利用了“形”这个理念去捕捉“气”的聚集。《葬经翼》云:“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青囊海角经》里也有这样的表述:“山水者,阴阳之气也。合而言之,总名曰气;分而言之,曰龙、曰穴、曰砂、曰水。”这就是说“气”以“形”为载体,通过“形”来表现,想要获得“气”,要对自然环境中龙、砂、水、穴的概念进行考察,通过“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等环节确定充满“气”的理想居所。
觅龙,就是寻找山脉,山脉绵延,生气连贯。北法海寺位于北京西山万安山麓,为元世祖忽必烈所建。西山自从金海陵王迁都北京后逐渐成为太行之首,“强形巨势,争奇拥翠”,被誉为“神京右臂”,像臂膀一样护卫着北京城。《地理五诀》认为“黄河之左,山西、北直、山东,并河南,皆为艮龙之脉”,太行山即位于艮龙之脉,可谓“来脉悠远,绵延万里”。察砂,就是查看与山脉相伴的山峰,讲究“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北法海寺内存有顺治十七年所立石碑,碑上详细记录了寺院的边界范围:“东至山门塔,南至龙泉岭,西至主山顶,北至香山岭”。寺院位于万安山半山,背靠万安山麓,《宸垣识略》云:“中峰即万安山也。”寺院至中峰有三重山峰,节节拔高,中峰垂头下顾;南北分别为龙泉岭和香山岭,其中龙泉岭位于右侧,为虎砂,卧俯柔顺;香山岭位于左侧,为龙砂,起伏连绵。观水,就是观察周边的水源、水流和水质。在《葬书》中提到了“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一观点。山水往往相伴而生,水的起源和山脉的发落息息相关。永定河自西山入京城,永定河冲积扇的前沿地带就是西山区域,在这片区域地下水源众多,时常涌现,形成众多的泉流。元朝定都北京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导西山及昌平泉水汇聚到瓮山泊,这个湖泊正好位于北法海寺东方位置。在北法海寺寺院内部也有一股泉水环绕流动,据明代《山行杂记》中的描述:“寺中殿宇亦高敞。殿后有泉,飞绕方丈而行。”清《日下旧闻考》:“后西南为龙王堂,有泉流通僧院。”现北法海寺西南角古泉一眼,其水百年未断,泉水清冽,冬夏不枯。相传曹雪芹饮过此泉后留下“尝遍七十泉,烹茶要属品香泉”的感慨。点穴,就是在觅龙、察砂、观水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寺址。《葬经翼》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北法海寺位于万安山中峰半山阳坡处,背靠万安中峰,左右香山和龙泉环绕,山势前低后高,中间微凹,是典型的“交椅背”,形成了“一山抱一寺、一寺镇一山”的风水格局。
寺观园林的选址是中国风水文化的典型案例。北法海寺背靠太行余脉万安山,阻挡冬季西北的寒风;左右两侧香山、龙泉二岭相护,森林茂密;面向北京平原迎接夏季的凉风;品香泉环绕流下,调节小气候,形成负阴抱阳,左右围护,植被茂盛,山水环绕的封闭地理空间。这种现象完美展示了中国的风水文化在选择地点上的标准,同时也与“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中国古典园林理念相契合,实现了“略成小筑,足征大观”的目标。由此可见,风水文化深度影响了中国儒释道等宗教场所的园林。
北法海寺剖面图
三、寺观园林布局中的风水文化
在寺观园林中,不管是佛教寺庙还是道教宫观的布局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水文化的影响。《园冶》云:“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相地就是观察山水形势、选择最佳地点。北法海寺背靠万安山,周围龙泉香山环绕,山门正对瓮山泊(今昆明湖),寺庙隐于郁郁山林。“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立基、定厅堂是指确定寺院的布局及主要建筑的方位。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里,对方向的选择非常注重细节。据《易经·说卦传》记载:“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由此可见,南向象征着皇权与地位。因此,正南向是封建皇室建筑和官府衙门的首选。《管氏地理指蒙》有言:“卜兆营室二事,一论山,一论向,为堪舆家第一关键。”又言:“卜兆乘黄钟之始,营室正阴阳之方,于分轻重之权……生者南向,死者北首。”从这些表述来看,风水观点认为坐坎向离,既在方向上坐北朝南的建筑更为吉利。但这种朝向也不是绝对的,《八宅周书》载:“佛门坎艮震巽离坤兑七山可开正门”,北法海寺即为坐西朝东,这取决于寺院祖龙西来的风水格局。寺院向东也是太阳初升和皇城的方向,符合风水文化中的紫气东来的寓意,临眺“紫气”,敞开山门,祥瑞吉气和皇城之气源源不绝,生生不息。
北法海寺整体院落坐西向东,东西轴为中轴,南北对称,分为南路、中路、北路。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正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据《周礼·大司徒》记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这种寻求大地中心的理念对中国的传统建筑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建筑布局地址上的一致性和各建筑有主有次位次性的统一。北法海寺就是以东西轴线统领全院,南北两侧形成独立院落,虽然在空间上没有绝对对称,但是在建筑布局上形成对称结构。同时,寺院依山就势,弥勒殿、大悲殿、大雄宝殿、讲堂和藏经阁五座大殿形成中轴线,从东至西节节高升,呈现出一种由下到上的整体梯度布局。在这种错落有致的布局中,大雄宝殿是最为高大的建筑物,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来看是的绝对核心,成为了整个空间的视觉中心,其余所有建筑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设计。这种模式与《阳宅三要》所描述的寺庙建筑布局相一致:“一切寺观庵宇以大殿为主。大殿要高,前后左右要低。” 这表现出在寺观建筑的布局上,“择中”意识有着突出的地位,期望借此取得阴阳平衡,达到风水上“阴阳合则万物生”的理想状态。
风水中“水”的布局也是非常讲究的。据《葬书·内篇》记载:“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强调了水也是风水中的重要组成,并指出通过水的流转也能够达到聚集气息的效果。同时,风水理论中在园林水体的布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水龙经》认为:“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潮,荣华富饶。”《博山篇·论水》曰:“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这说明在风水中水体讲究“弯、环、绕、抱”,这样才能达到“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的效果。明《山行杂记》记载:“弘教寺中殿宇亦高傲。殿后有泉,飞绕方丈而行。”清《日下旧闻考》记载:“寺有石桥鱼池,前有流泉亭,后西南为龙王堂,有泉流通僧院。”根据记载得知,北法海寺不仅有泉水存在,而且利用寺院的地势高差引泉入院,环绕寺院,还建有石桥鱼池等景观。现北法海寺还存有许多引水石渠,走向为由龙王堂飞流而下至南路四进院,由四进院飞落至三进院,弯曲流经大雄宝殿前至北路,沿途还分布有三个储水盆。这样的水体布局完全符合风水思想中“弯、环、绕、抱”的要求。
北法海寺的布局依山而建,分金立向,依中轴线对称布局,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集群式的形态,各个部分的主从关系清晰可见,彼此间有互动和回应,展现出了空间的多维度协调性和深度推进感。这样的风水设计理念也与古典园林中“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的立基原则一致,这不仅能够彰显宗教的影响力,还能让大众对其产生信任。可见在建筑布局上,风水和园林都追求一种既整体和谐又有着严格礼制秩序的内在逻辑,风水文化对寺观园林布局的影响可见一斑。
北法海寺平面布局图
四、寺观园林植物选择中的风水文化
在中国的古老风水学说里,寻找完美的风水宝地不仅需要考虑上佳的形局和相合的气场,其中的植物选择也同样关键。据《黄帝宅经》中记载:“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乃为上吉。”《宅谱尔言·向阳宅树木》中阐述:“乡居宅基以树木为毛衣,树木兴,则宅必旺,树木败,则宅必消乏。”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植物在风水选择中对形成“吉地”“龙穴”的重要作用。把栽种的植物比作动物的毛发,如果栽植不善就缺少了御寒的毛发一般。在风水中对植物进行阴阳和五行两方面的分类。一般来说,喜阳的植物被认为是阳性植物,如玉兰、梅花、银杏等;耐阴的植物认为是阴性植物如文竹、万年青等。五行分类则是依据植物的颜色来进行划分。不同属性的植物要种植在适宜的位置,以达到“益木盛则风生也”的效果。
北法海寺三面环山,森林茂密,背靠万安山森林为“龙座林”,植被葱翠,重山叠翠,呈现出三重山龙座状;南北两侧香山、龙泉二岭树木高大,为“挡风林”,北高南低,遮挡双向煞气。院内植被,据明《柯雪斋集》记载:“弘教寺有亭可眺,亦有乔松怪石,佛像清古,为山中第一。”寺内现存松柏、银杏、楸树、国槐等古树26株,以侧柏为主。由此可见,北法海寺植物种植以松柏类为主,这也和北京地区寺庙的植物配置特点相符。在植物种植的布局上,现存古树主要分布在讲堂和藏经阁,以东西轴为中轴对称排列,这也符合风水崇尚中正的特点。在树种的选择上,以阳性树种为主,这和佛寺被看作阴阳合一的中性偏阴的场所有关。松柏类为常绿树种,姿态苍劲挺拔,符合佛法肃穆、神圣主题。银杏寿命绵长,叶色金黄,寓意历史悠久,在中国寺庙被称为“菩提树”,更有风水师言:“取其木刻符印,能召唤也。”国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比作科第吉兆的象征,同时也是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楸树在中国寺庙栽培历史久远,在《洛阳伽蓝记》就有在佛寺种植的记载,因其花色紫红,常取“紫气东来”的寓意。
植物的选择和布局是风水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北法海寺的植被配置根据植物阴阳五行属性、种植方位和象征意义进行栽植,挡风聚气,既体现出庄重肃穆的景观效果又实现了“草木郁茂,吉气相随”的风水目的,寺观园林和风水文化在这里殊途同归。
北法海寺航拍图
五、寺观园林与风水文化
寺观园林以其自然景色优美、环境景观独特、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高度融合、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而著称。风水文化体系是起源于我国本土的完整文化体系。在中国古代,风水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规划息息相关,寺观园林正是这种相关的具体明证。本文以北京万安山北法海寺为例,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寻找寺观园林在营建过程中的风水内涵。风水文化在北法海寺寺观园林的相地选址、立基营造、植物景观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明晰的体现。这说明,寺观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一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风水思想的渗透,寺观园林和风水文化水乳交融,是中国古代天地人合一风水理念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风水文化对生态审美、城市山水规划、生态景观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结合现代的科学理论取其精华,弥补风水文化中的不足,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介绍
陈鹏飞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
张圣亚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工程师
许丽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工程师
李鹏飞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