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6种模式科学利用园林垃圾
字号:   
2021-05-17 15:43: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西山国森公园6种模式展示科学利用园林垃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多渠道处理园林废弃物,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

  多渠道科学处理园林废弃物

  随着北京市绿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北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4.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但在绿化的过程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也发现相应问题,园林绿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树木生长和林地绿地管护过程中产生的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像行道树、草坪、灌木等绿化带管护产生的废弃物;植物新陈代谢自然产生的枯枝落叶、残花以及杂草等;公园、风景游览区等日常维护产生的绿化废弃物;林木采伐产生的废弃物;森林抚育管理产生的废弃物;防火道建设产生的废弃物;苗圃经营所产生的废弃物等都是园林绿化废弃物,随着北京市林地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

IMG_20210401_101403_副本.jpg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张博告诉记者,据统计,2019年北京全市各类公园、林地、绿地、果园等园林绿化废弃物可用资源量约500万吨,较2013年底增加了约57万吨,年增量约8万吨。其中,城六区可用资源量约为120万到150万吨。仅西山林场2019年全年产量就达到了130吨。虽然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废弃物,但也是不可多得的绿色有机物料。大量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如何科学处置利用,如何变废为宝,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早就开始探索。2015年以前,园林绿化废弃物是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2015年由于环卫部门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园林绿化废弃物调整出环卫系统,要求严禁放入垃圾桶,由各级园林绿化部门和林地绿地管理单位自行处置。自此,市园林绿化局深入践行园林绿化绿色循环低碳、节约集约发展理念,加快科学研究和实地调研,2015年联合农业局、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综合施策杜绝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焚烧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杜绝焚烧园林绿化废弃物,疏堵结合,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2018年又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利用的意见》。按照"谁产生、谁处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属地主责,政策统筹、处置管理一体,把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与森林健康经营和林地绿地土壤改良结合起来,采用以"落叶化土"、"枯枝还田"为主体的利用体系,加快建立高效便捷的废弃物处置与管理体系,建成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应处尽处的目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修订《北京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技术规范(2020修订)》,将园林垃圾循环利用纳入其中,倡导"落叶化土"、"枯枝还田",严禁焚烧和外运。2020年5月1日,北京市全面实施垃圾分类,要求切实推进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利用。市园林绿化局成立领导小组,将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纳入"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加快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与发改委、城管委联合印发《北京市固废处理领域补短板项目政策指南》,计划在2022年前在通州区、房山区、顺义区、经开区、平谷区、密云区等试点建立6个园林绿化废弃物集中处置厂,推进城市绿地、郊野公园、平原造林及农村地区等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置,确保属地收集、属地处理、属地消化,并且每年能处理21.3万吨园林废弃物。针对没有条件进行垃圾处理的通过这类处理厂直接处理。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积极协调国家林草局,筹建"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生态处置国家创新联盟",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全市园林垃圾科学处理利用布局,破解政策和技术瓶颈,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建立园林垃圾科学处置利用应用场景。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示范就地粉碎还田、智能化高效堆肥技术(包括固定和移动式)、有机覆盖物、艺术化利用等6种园林垃圾科学处置利用技术模式,为全市林地绿地和公园提供了园林垃圾不出园样板和解决方案;张博表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园林垃圾科学处置的典范。

  西山化垃圾为艺术

  春光明媚,记者踏着春风的气息坐着小火车来到了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刚下火车就感受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而踏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更是如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似乎比其他地方绿的更早,绿的更多。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下把记者拉出了城市空间置入了自然之内。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容科薛柳介绍,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通过艺术造景、有机覆盖物、箱式堆肥和纳米膜堆肥、与厨余垃圾协同利用以及就地粉碎还田、生态保护应用等6种模式来科学利用园林垃圾。西山林场2019年全年园林垃圾产量就达到了130吨。而西山林场所生产的垃圾可以自产自销,通过这些方式,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完全可以做到垃圾不出园。说完薛柳便自豪地带着记者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正门沿着步道向上介绍西山园林废弃物的科学处置方式。

IMG_20210401_103509_副本.jpg

  在山脚的入口处,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展现了西山林场8.9万亩山场地形地貌的西山全景图。薛柳介绍,林场最高峰为克勒峪,海拔为800米。西山林场通过近70年的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前的4.7%提升至现在的93.29%,基本形成了稳定浅山森林生态系统,成为守护首都安全的一道绿色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西山全景图用海棠枝和白蜡枝组成,通过枝条色差最大限度突出山峦起伏的状态。在山峦起伏的西山全景图前,不少游客都纷纷拿起手机自拍,有的旅游团在西山全景之下留下自己团队的身影。除了连绵起伏的山脉,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还选用"森林-兔子-鹰"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链作为西山生态系统完整的见证。其中有用柳条、海棠、紫荆等园林绿化废弃制作的兔子在草地上欢快的嬉戏,作为西山顶级捕食者的鹰是由碧桃、榆树、柳树、元宝枫、杨树、海棠和红瑞木枝条编制而成。据薛柳介绍,目前西山观察到最大的鹰为"白肩雕",在西山林场克勒峪东侧有地方叫做"打鹰洼",是清朝时期捕获雀鹰的地方。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地景艺术的形式,抓住了市民的眼睛,在欣赏艺术中引导市民关注自然、了解垃圾分类。

  沿途还有用榆树枝、栾树枝、桃树枝等枯枝消毒后制作的啄木鸟、雕鸮、鸟巢、昆虫旅馆、标识标语等。薛柳和记者讲了一个有关西山园林废弃物利用的故事,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山上本来是有4个用园林废弃物做的艺术化的垃圾桶,这些垃圾桶像一个个可爱的卡通人物,由于过于可爱吸引了很多小朋友钻到这些垃圾桶里面玩耍。后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便将里面的垃圾桶撤出,留下了一个卡通人物的外壳供小朋友玩赏。

  除了这些吸引人眼球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欣赏,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还利用疏伐间伐的油松、白蜡以及苗圃产生的海棠等林木制作座椅,不仅能满足日常游客游憩需求,还能消纳林业抚育剩余物。记者坐在海棠木制作的座椅上,果然很舒服。而周边的垃圾桶是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粉碎后制作的生态木垃圾桶,这种垃圾桶耐腐蚀,耐虫蛀,寿命较长,能达10年以上。在制作中使用高分子材料聚合物代替传统的树脂粘剂,不产生甲醛,对环境无污染;等到垃圾桶达到使用寿命之后,材料可回收再次利用,也能进行生物降解。据张博介绍,自8月15日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试点开展"无痕西山"垃圾不落地活动,预计发放堆肥全降解垃圾袋8400余个,将垃圾不落地打造成园林绿化行业垃圾分类科普宣传的窗口和特色品牌活动。

  昆虫旅馆为小动物提供避难所

  随着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全市大规模建设生物保育小区、本杰士堆、昆虫旅馆,开展动植物生境保护修复,重要野生动植物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增加。西山作为候鸟等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近年来观察到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多。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这些动物,也为了方便观测这些动物的情况。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公园里的树枝上挂上了用园林废弃物制作的鸟巢,吸引小鸟来这里安家。沿着步道行走,记者看到枝头也挂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小木屋,本以为也是一种鸟巢,但是小木屋的门上用铁丝栅栏拦住,不像是给鸟儿的住所,而且这种木屋普遍挂的比较低,离地面距离大概一米左右,最高不超过1.5米。带着疑惑记者问了薛柳后才知道原来这是给另一类生物--昆虫准备的巢穴叫做昆虫旅馆。昆虫是一类一直伴随着人们生活却经常被人忽略的动物。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昆虫旅馆里放置了海棠木诱木吸引昆虫。这些昆虫旅馆一方面可以为昆虫提供避难所,另一方面方便进行病虫害巡查,根据昆虫旅馆中的昆虫数量估算不同时期公园各地虫子密度,提前进行病虫害防治,薛柳表示园内这样的昆虫旅馆有15个,未来公园将会拓展昆虫旅馆的应用方式。

IMG_20210401_100707_副本.jpg

  薛柳介绍园内还有本杰士堆。本杰士堆实际上是一个生物堆,基本的样式就是在底层放岩石,上面堆积细碎枝条,旁边种一些攀缘植物,分层堆建的上层可供蟾蜍、老鼠栖居、躲避、休息,下层可供甲虫、瓢虫等小昆虫越冬,本杰士堆可以为生活在城市里的生物开辟相对安全的空间。本杰士堆的样式多样,国内做的比较艺术,做出房子、机器人、鱼尾等造型,昆虫旅馆也是一种小型的本杰士堆。张博表示,制作本杰士堆和昆虫旅馆既丰富了景观多样性,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科普教育趣味性,对市民认知自然、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西山化垃圾为肥料

  跟随着薛柳往垃圾堆肥的展示点走去,很快在林子深处的一片空旷地,一个占地20平方米的集装箱出现在记者眼前,据薛柳介绍这是集成式OAR堆肥设施,这种集成式OAR采取的是全自动化全密闭的堆肥方式,将废弃物放入其中,先是自动粉碎,粉碎后的材料进入发酵箱进行发酵,发酵完之后,自动自己出料放进收纳袋中,避免安全和臭味泄露等问题,看起来复杂的过程可以直接通过一键操作实现,从园林绿化废弃物粉碎到形成肥料,只需要"启动"、"停止"两个按钮就可操作,中间还能随时观察进展状况。和传统堆肥比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堆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环保节能等优点。并且这种设备外观形同集装箱,随吊随走,不用建设用地,适合公园、林场等有固定管护范围和固定管理机构的单位。

  转过集成式OAR堆肥设施,一个鼓鼓囊囊的灰色膜覆盖在地面上,凸起成一个小丘的形状,薛柳告诉记者这是纳米膜智能堆肥设备,将园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以及厨余垃圾等物料粉碎之后,放到纳米膜智能发酵设备之中,设备利用高效微生物发酵剂,并且在发酵的过程中往里面添加计量的水和氮来补充其成分,这个设备里有一些管道,可以通氧,基本上是6个小时一次,每次4分钟,进行发酵。纳米膜里有一个小探头,发酵的过程可以在手机终端上实时查看,若是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进行人工干预,最后发酵出来土壤调理剂,既做到了发酵周期短、环保零污染、堆肥全程不用二次翻堆,节省人工,并且便于控制操作,便携可移动。这套设备对场地无要求,随用随收,一辆小越野车就可以拉走。而且纳米膜可以反复使用,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堆肥工艺,每吨只需花费30元左右,非常适用于平原生态林区、城区公园等不能长期固定堆肥的区域。这个设备所覆盖的纳米膜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内外两侧膜起到防雨水、防晒耐腐蚀的作用,中间纳米膜起到防止大分子物质通过,起到防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堆肥中的臭味问题。

  薛柳表示,集成式OAR和纳米膜智能堆肥两种堆肥设备,不仅仅能够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还能应用于居民厨余垃圾发酵堆肥。北京市每天产生近4000吨居民厨余垃圾,主要是菜帮菜叶等物质,含水量高、含碳量低、含氮量高,发酵堆肥时缺乏支撑骨料,升温困难。园林绿化废弃物虽然含氮量低,但含水量低、含碳量高,与居民厨余垃圾能够有效互补,完美契合。由于堆肥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自身的碳氮比大约是5:1,而在吸收利用1份碳时需要消耗4份有机碳来取得能量,所以微生物吸收利用1份氮时需要消耗利用25份有机碳。也就是说,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正当分解的碳氮比是25:1。如果碳氮比过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就慢,而且要消耗土壤中的有效态氮素。所以在施用碳氮比大的有机肥(如稻草等)或用碳氮比大的材料作堆沤肥时,都应该补充含氮多的肥料以调节碳氮比用,因此这2种堆肥设备将两者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拌后协同堆肥,能够加速堆肥进程,堆肥产品质量非常高。居民厨余垃圾和园林绿化废弃物协同堆肥,为解决垃圾分类过程中厨余垃圾的消纳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能够有效缓解厨余垃圾消纳带来的环境压力。堆肥后的成品,可以直接施入树穴、树坑等绿地林地中,作为土壤调理剂或改良剂,去提高绿地林地土壤的质量,真正实现"落叶化土 枯枝归田"的生态大循环。

  除了集成式OAR堆肥设施和纳米膜智能堆肥设备,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一种袋式发酵堆肥。薛柳指着不远处的蓝色大概有办公柜大小的袋子说道,薛柳表示一个袋子大约1立方米,发酵时间基本上是十多天,发酵完的材料就地撒林,撒完后可以接着堆,循环利用。这种袋式发酵适合居民区或小型公园绿地。

  化垃圾为有机覆盖物

  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里走,沿路铺设着咖色、红色以及原木色的小木屑的覆盖物,像是红宝石镶嵌在绿意葱茏的西山,薛柳向记者介绍,这些铺设的是有机覆盖物。由于有些区域游客较多,踩踏严重,造成土壤板结,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委托第三方机构将山上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了粉碎、杀菌、染色等深加工,形成了景观效果较好的有机覆盖物。这些有机覆盖物除了记者看到的红色、咖啡色、原木色等几种材料,还有为儿童所做的绿色有机覆盖物,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里这样的有机覆盖物铺设了有6000平方米。

  薛柳告诉记者,这些有机覆盖物是由树干或者较粗的枝条经过粉碎、杀菌、生物染色后加工而成,可用于公园、城区绿地等裸露地覆盖或景观营造,能够丰富冬春季的景观色彩,起到增彩延绿的作用,若想保持景观,每年在表层再铺设1到2cm即可。2020年这种有机覆盖物成功应用到了天安门广场景观改造,目前,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用在森林公园人员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和重要景观区域。张博介绍,有机覆盖物能蓄水保墒、减少水土流失,使地表温度提高4到6度,节水率提高50%。还能缓解游客踩踏产生的土壤板结,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这些有机覆盖物年降解率约15%到25%,4到5年后能够全部回归土壤,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这些有机覆盖物所用的染色物质均为环保生物染料,颜色1年左右自然降解,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也不会让土壤染色。有机覆盖物还能有效地治理露天黄土,能够减少地面扬尘50%以上。有机覆盖物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高温杀菌,染料中添加了防火阻燃剂,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和火灾风险。而且这些覆盖物有薄有厚,覆盖物会形成拉丝,互相能够勾连,有利于抗风。薛柳自豪的说,北京刮的大风完全可以抗住。

  作用良多的有机覆盖物也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欢,有的市民咨询过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想要放一些有机覆盖物到院子里或花盆里。可以说,这些有机覆盖物是北京冬季景观提升和露天黄土生态治理的新型材料。由于西山国家森林产出的园林绿化废弃物较多,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也会自己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还林,加快还林的进程。

  和居民厨余垃圾协同资源化利用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积极推进与居民厨余垃圾的协同资源化利用,起草了《北京市平原生态林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产品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和《居民厨余垃圾与园林绿化废弃物协同资源化产品的检测标准(草案)》,为破解居民厨余垃圾消纳难题提供园林绿化解决方案。张博告诉记者,北京市每天产生近4000吨居民厨余垃圾,一年就能生产厨余垃圾30万吨到40万吨,如果直接做堆肥减量是10%到15%。而面对大量的厨余垃圾,全北京市只有1.9万吨的焚烧能力,大量只能填埋,但填埋污染严重。如何有效地利用厨余垃圾,只有将这个事情弄清楚了,垃圾分类才能高质量的推进。

  首先这么大量的厨余垃圾怎么去处理?在什么地方处理?北京市寸土寸金,没有过多的场地去处理大量的厨余垃圾,其次有的厨余垃圾其中含有的重金属超标,如果不处理直接堆肥应用可能会对于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这其中的问题还有待解决。所以面对厨余垃圾,园林绿化局一方面加大试点,在昌平区和房山区用500亩地进行试点,探索厨余垃圾如何使用,使用量,使用频次等。一方面正在制定检测标准,在技术上给出厨余垃圾规范使用的基础,什么样的厨余垃圾可以利用,把好厨余垃圾利用的质量关。为开展高质量垃圾分类奠定基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不断地拓展利用形式,将厨余垃圾与园林绿化废弃物协同利用,增加厨余垃圾销量的途径。张博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的初衷一是把居民的厨余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二是绿色循环利用。这才是垃圾分类的核心,不然分类没有意义。

文/唐宇

摄影/唐宇 何建勇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