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东四环新添5.8公顷“野趣”公园
字号:   
2020-12-23 16:54: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葱郁的林木、典雅的长廊、欢快的鸭群、清脆的鸟鸣……这不是京郊美景,而是寸土寸金的东四环百子湾公园。位于东四环大郊亭桥西北角、面积5.8公顷的百子湾公园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休闲步道、健身器材、文化长廊、景观湖水……满足市民各类需求。下面,就跟随生态融媒记者一起去探访一下,这座给居民带来了便利和舒适的家门口的公园。

微信图片_20190826013736_副本.jpg

  木为盛,四时有赏

  今年17个市级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已确定,城市副中心及联络线环境建设,世园会、冬奥会环境保障,长安街西延长线、回龙观地区等重要地区环境建设,大运河及永定河文化带沿线环境建设等均被纳入今年的重点。

  广渠路南侧,紧邻百子湾地铁,一处城市森林公园在八月中旬正式开园迎客。走进公园,花香馥郁,灌木、竹子、花卉及地被植物,突出了季节特点,处处是绿意盎然的景象。水系部分以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形成丰富景观,同时涵养、净化水源,呈现园区的生态之美。

  而就在去年,这里还曾是一片环境脏乱的老旧平房区。公园所在的位置过去曾是王四营乡的集体土地,2.5万平方米的面积上盖满了老旧的平房。经过腾退,去年12月,王四营乡集体土地改建公园这一绿化工程正式启动。

  从紧邻广渠路的主入口步入,一处可用于科普教育的高地小广场首先出现了园内,站在可以远眺的小平台上,公园的美景可尽收眼底。往公园里深入,疏林草地逐渐过渡到密林,林下铺设有木质步道,让市民宛如在森林中穿行。考虑到北方的季节特点,因此在树种选择上,大多选取的是银杏、白蜡、油松等不同的本土植物,特意营造出春夏可观花、秋冬可观叶赏果的景观。

微信图片_20190826013709_副本.jpg

  百子湾公园将传统和现代的造林手法巧妙兼容,保留了70%的现状自然异龄林作为园区绿化景观的基调,增加近自然混交林、近自然复层林的营造,打造成以自然生态美结合居民健身、散步等休闲活动的城市自然山水休闲公园。

  公园南侧挖湖,以其土石在部分植物相对稀疏的区域塑造微地形,营造丰富的层级空间。设置健康步道及林下健身场地,将生态环境与健身休闲需求相结合,形成了功能与审美兼顾的综合性社区公园。

  园内建筑以传统中式造型与现代材料及工艺相结合,在保留古典风韵之余,突出简约的城市风格。嘉木繁荫的翠绿繁华中,中式风格景观临水构造物的点缀可谓匠心独运,徜徉在百子湾公园中,“具有中国、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自然山水休闲园”的设计理念可谓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

  运动建身区位于园区东侧,在茂密的林下,设置了透水混凝土铺装、塑胶跑道、卵石健身道以及室外健身器械等,为周围居民及游客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及活动设施。同时通过植物造景,为运动者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

  城市森林,多方胜景

  一片林子,如果没有鸟儿的啁啾,没有松鼠的嬉戏,没有蜜蜂、蝴蝶的翩跹飞舞,是否还可以称得上生机勃勃?在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超四成的今天,“丰富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北京市绿化造林理念的一次变革。近70年来,北京的绿化从初期的“绿起来”,到中期的“美起来”,现在已往“活起来”转变。过去不管是追求快速变绿,还是追求景观靓丽,很大程度上还是立足于人的视角,为的是人的舒适和便利;把小动物的生存需要纳入造林的技术考量,背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理念突破。

微信图片_20190826013714_副本.jpg

  百子湾公园里,休闲步道、健身器材、文化长廊、景观湖水等一应俱全,满足了居民们日常休闲所需。结合现在的造林手法,利用低洼地势,建成了景观湖和临水中式风格长廊,配合水生植物和鸭群、鹅群,尽可能呈现出自然山水景观。

  公园树林中还安置了鸟窝,能看见喜鹊、麻雀等十多种鸟。在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让公园充满生趣。森林进了城,野生动物也来安家了。百子湾公园的开放,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尽享野趣。

  师法自然,高于自然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北京的雨季,为了不让雨水白白流走,本市建设了大批的集雨设施,其中包括海绵型的城市绿地。究竟栽什么样的植物“海绵”功能发挥得最好?最近在京举行的中国风景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根据该院最新的课题成果,有42种北京常见植物耐涝性较好,适合在海绵型绿地中种植。

  所谓海绵型绿地,是指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和配套的工程措施,让绿地最大限度发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减少市政管道的雨水排放压力,并实现绿地系统内的水资源循环利用。

  在北京,建设海绵型绿地,首先要考虑的是植物品种的选择,栽下去的树木花草既要能适应日常的干旱气候条件,又要能扛得住七八月份频繁的降水,也就是既抗旱又耐涝,具有非同一般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生存能力。

  “北京常见园林植物耐涝评价体系建立及耐涝性鉴定”课题已持续开展几年,并于去年结题。研究所对北京市39种常见木本园林植物,以及44种常见草本植物进行了耐淹水能力实验。通过实验对照,遴选出了27种耐涝的木本园林植物和15种草本园林植物。

  耐涝性极强的园林木本植物包括沙地柏、蔷薇、红瑞木、榆树、白蜡、西府海棠、杨树、刺槐、卫矛、银杏等;耐涝性极强的草本园林植物包括马蔺、荷兰菊、黄花鸢尾、大花秋葵、金边玉簪、拂子茅、青绿苔草、高山紫菀、婆婆纳、假龙头、电灯花、射干等。

  遴选出来的42种耐涝植物,绝大多数是北京的乡土植物,自带“抗寒抗旱”特性,雨季它们可以大口大口吸收雨水,而不怕被泡;平常缺水少雨时,也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像黄花鸢尾、假龙头、婆婆纳、射干等草本植物,开花时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种植在低洼地、雨水沟旁,又美长势又好。

  本市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建公园、大尺度森林绿地,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而百子湾公园不仅在植物种植上利用植物根系将天上来水渗透到土壤中,在建造设计上同样别具新意。

  公园临近广渠路的一侧,地势陡然降低成谷地,碗口大的圆石散落在沟底,形成一条蜿蜒的旱溪。公园所在的位置就在地铁百子湾站旁边,而过去,百子湾这个地方其实是存在水域的,所以才有“湾”这个字眼。在公园设计修建时,为了彰显“百子湾”的历史意义,特别设计了这一处地势较低的雨水旱溪,夏季雨量大的时候,沟内将汇聚滞纳的雨水,形成一条小溪。这里将成为一处可供附近居民和孩子嬉戏的亲水景观。

  除了百子湾公园,望和公园、广阳谷城市森林、东郊森林公园、城市副中心绿心等等同样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公园建设中。森林绿地的增多,正在逐步构建起更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

  从森林湿地公园到城市森林,从城市休闲公园到口袋公园,老百姓身边的绿地越来越多。北京城市公园500米服务半径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80%,今年通过疏解整治,留白增绿,可以达到83%。到2022年,北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可以达到16.65平方米,老百姓将拥有更多的绿色获得感。

  今年全市共确立了17个市级环境建设重点项目,主要围绕城市副中心及联络线环境建设,世园会、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环境保障,长安街西延长线、回龙观地区等重要地区环境建设,以及大运河及永定河文化带沿线环境建设开展。今年,将做好建国70周年环境保障及首都功能核心区环境建设,继续推进城市副中心及联络线环境建设,实施冬奥赛场周边及大运河永定河文化带沿线环境建设,开展回天地区等城市重点地区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环境薄弱地区整治,提升首都城乡环境水平。

记者/魏瑶

摄影/何建勇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