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此长岭卧龙松,非彼“长陵卧龙松”探访长陵九大名树之首卧龙松
字号:   
2020-10-26 17:13: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据资料记载:“2009年,二十张明十三陵长陵老照片首次公布。照片里记录着消失的记忆,不复存在的裬恩殿灵座和长陵卧龙松全都能在里面找到。”那么,老照片里的长陵卧龙松是不是本期生态融媒记者报道的卧龙松呢?

  其实,老照片里的卧龙松位于裬恩门前西南侧,树龄在300-400年以上,树叶青翠,曲折蜿蜒,恰似蛟龙匍匐前行。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年代久远此株卧龙松“无疾而终”。

  北京十三陵长陵管理处绿化班长丛永生介绍,长陵一共有两株卧龙松,一株就是老照片里的卧龙松,如今已不复存在;另一株目前依然存在,它位于祾恩门西北侧,如今树龄已达500多年。现在,长陵就此一株卧龙松。而网上大多数的资料全是已消失的“长陵卧龙松”,真正有关现如今依旧存在的长陵卧龙松,却鲜有资料报道。

8G1A8799_副本.jpg

  明长陵施工精细,用料考究,堪称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

  明长陵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的形状。前面的方形部分,又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明长陵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如今,它的地面建筑保存堪称最为完好,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顶俱存。资料记载,明长陵殿面阔九间(66.56米),进深五间(29.12米),象征着古时皇帝的“九五”之位。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曾这样评价:“明十三陵建筑价值极高,长陵的楠木殿规模是全国唯一的,石雕精湛,明十三陵无论是从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或建筑艺术上看,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翻阅资料发现,我国的古建技术,宋代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修的建筑工程用书。但处于宋、清两代之间的元、明两代却都没有官修建筑用读书。因此,元明二代遗留下来的古建,就成为建筑史学界研究元明两代建筑法式、特点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像明长陵的祾恩殿这样的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1961年,明十三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长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又被列为第六批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

微信图片_20200929102053_副本.jpg

  “仪树”补植树卧龙松,当属长陵九大名树之首 

  如今,明长陵唯一的一株卧龙松,树高12米,胸径0.9米,占地面积216平方米,位居长陵九大名树之首,有资料显示它又被视为是成祖朱棣的“化身”。

  走访明长陵,发现卧龙松的树干古朴苍劲,树冠盘旋虬结,树皮如龙鳞状,树体倾斜南去,一枝却伸向东北,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势。

  丛永生向生态融媒记者介绍,卧龙松是当年建陵时,封土植树时“仪树”的补植树。“仪树”在陵寝文化中只有两种树,即松树和柏树。丛永生说:“松树代表君,也就是过去的皇族;柏树代表臣。它们在陵内的布局规划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君松臣柏’。”

  关于卧龙松,有这样一段传说。

  相传,清兵火烧定陵后来到长陵,见大殿内有乌鸦护驾。因乌鸦曾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命,被满族供奉为神鸟,不容侵犯,因此清兵不敢造次,便来到卧龙松下休息。

  微风吹过,一条丈余蛇蜕从卧龙松树上飘然而落,众兵惊悚不已,认为是触犯了真龙天子,成祖显灵,众清兵跪拜而去。

8G1A8820_副本.jpg

  如今,卧龙松成为明长陵著名景观之一。探访当日,不少市民与之合影留念,还有一些游客带着扇子站在卧龙松下乘凉,“本来树大好遮荫,再来点儿小凉风,当真舒服。我们家就住附近,没事就喜欢带着孩子过来转转,赏景之余,再感受这里的建筑风格,看看古树、花草,相信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气质和文化修养”,一位带着孙女游明长陵的张大妈这样描述。

  对此,丛永生告诉生态融媒记者:“卧龙松的仿真支撑做得逼真,大有独木成林之势。夏日里,很多市民都喜欢在卧龙松庞大的树冠下乘凉休憩,令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每当听见游客的称赞,比如“不枉此行”,“体会到什么是皇家园林风貌”时,身为园林工作者的丛永生,就会不自觉地升起一份成就感和自豪感。

  坚持生态综合复壮养护模式,确保古树名木焕发青春

  近年来,在古树专家的指导下,明长陵对卧龙松实施了复壮沟,营养坑和以虫治虫的生态综合复壮养护模式。

  ● 海绵树池

  1997年,长陵景区绿化班开始利用自配的易生根橡叶复壮基质及沙子,打造海绵树池,对卧龙松进行土壤改良。

  通过打造低于地面10厘米的树池,方便充分利用雨水,使树池内部保持良好的透气,确保腐殖质充足,菌根菌丰富兼具活力。树池内弃用冷季型草,选用天然杂草控制草的高度。丛永生告诉生态融媒记者:“杂草的生长状况可作为土壤含水量的指示标准,这样能有效为卧龙松根系的生长创造适应的环境条件,使其根深叶茂”。

  ● 支撑

  卧龙松体型庞大,主干向南偏西倾斜45度,如不支撑,在重力作用下,极易倒伏。对此,需要为其进行支撑工作。

  从1958年时到2005年,更换了三次支撑方式,但卧龙松的树冠整体又下沉了10厘米,经后期的力学分散处理,为协调与景区的环境,长陵再次对支撑钢管进行了仿真加工工作。

  与其他古树一样,卧龙松的树枝有个别伤损,在修补的时候,丛永生会定期检查有无漏雨、积水的情况发生,力保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排走、风干”,确保卧龙松的再生木质部大于自然损失的木质部,使其生长始终处于正增长。

  ● 以虫治虫

  搜索古书可以发现,《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这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历史自古就有记载。

  通过在卧龙松外围种植山桃、食用杏、竹子、泡桐等树木,为天敌补充营养。又利用食蚜蝇,瓢虫、草蛉防治蚜虫、红蜘蛛、松针蚧等害虫。经实践发现,十几年来防治效果显著,远高于农药防治效果。

  ● 及时浇冻水、返青水和春旱补水

  地处中国北方海河流域的北京,地下水位较低,因此在养护古树时,要注意多补水,及时灌水的原则。长陵景区绿化班对卧龙松的补水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每年11月初、次年3月初是浇冻水和返青水的日子,且4至5月份视卧龙松的干旱程度适当补水,并适当加入肥料,养护效果更佳。

  ● 撤销营业点

  工作人员介绍,2006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卧龙松旁设立了外包营业点。这导致卧龙松成了排水池,长时间的积水使卧龙松树冠发黄、针叶下垂。

  对此,明长陵绿化花卉班将此情况立刻上报,并迅速撤销了网点,经过养护专家数年的抢救、复壮、养护等,目前卧龙松已恢复良好级水平。

8G1A8847_副本.jpg

  多年来,经过工作人员精心养护,以卧龙松为核心的古树名木再次焕发青春。

文/陈梦瑶

摄影/何建勇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