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与西山北法海寺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 年 -2035 年)》中指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要融会一山一水,彰显西山永定河文化魅力,结合西山、永定河生态环境,构建由重要文化遗产串联的文化脉、生态脉,打造一批有历史底蕴、有绿水青山、有乡愁记忆的生态文化组团,凸显其作为北京文明之源、历史之根的宝贵价值。”北京西山历史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和生态交相辉映,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名人踪迹、历史传说等。清代文人郑板桥曾三次来西山并留下了不少诗篇,本文回顾了清代文人郑板桥的一生,描写了郑板桥与西山北法海寺之间渊源,为我们挖掘西山历史文化和构建西山历史文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板桥
一代才子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其艺术成就以“诗、书、画”三绝闻名,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诗书画领域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板桥出身书香门第,然而到他出生时家境已中落。他自幼聪慧,三岁识字,八九岁便能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十六岁时,他师从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展现出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经过不懈的努力,康熙年间考取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步入仕途。在仕途生涯中,郑板桥曾任范县和潍县知县。乾隆十八年,潍县大旱,他请示赈灾却忤逆上司被罢官。回家时他只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清廉高洁。晚年郑板桥回到扬州,重操书画旧业。居住在扬州城北竹林寺,常与诗朋画友切磋书法绘画艺术,名气也日益增大。
在扬州,郑板桥的生活依旧非常俭朴,但他却心系百姓。他卖字画挣的钱除了自己的日用开销之外,还用于资助穷苦百姓和受难亲戚朋友。乾隆三十年(1765 年 1 月 22 日),郑板桥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三岁。他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如一的清廉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使他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郑板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诗书画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次进京 三到西山
郑板桥与北京西山的关系颇为密切。他曾四次到京,三次来西山。在西山小居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包括户部郎中伊福纳。在伊福纳等人的携同下,郑板桥到香山观赏红叶,留下了“红树年年只报秋,西山岁岁想同游。枯僧去尽沙弥换,谁识当时两黑头。”等多首诗句,表达了他对西山的喜爱和向往。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郑板桥第一次进京,当时 21岁的他暂居于西郊瓮山。在京期间,他拜访了多座古刹,与僧人谈禅论画,并在漱云轩书写了欧阳修的 《秋声赋》,这被认为是他流传至今最早的书法作品。雍正三年(1725 年),第二次进京。郑板桥在京城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并结识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他还创作了《燕京杂咏》,记录了他在京城的所见所闻。乾隆元年(1736 年),第三次进京。郑板桥进京参加殿试,并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在京期间,他游历京郊的禅林寺院,与西山北法海寺的仁公上人、瓮山无方上人和香山卧佛寺的青崖和尚有过深入的交往,相互唱和,留下不少诗篇。他在《寄青崖和尚》中生动描绘了香山卧佛寺的风光,表现了对香山红叶的喜爱。
《寄青崖和尚》
山中卧佛何时起,寺里樱桃此日红。
骤雨忽添崖下水,泉声都作晚来风。
紫衣郑重君恩在,御墨淋漓象教崇。
透脱儒书千万轴,遂令禅事得真空。
另外一首郑板桥的七言绝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描绘了雪后山村的静谧景象。这首诗通过犬吠声衬托出山村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一夜西风雪满山,老僧留客不开关。
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法海寺访仁公》这首诗反映了郑板桥对秋天的感受以及与仁公上人的友情。诗中描述了 法海寺秋天的景象,以及僧人对时间流逝的超然态度。郑板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法海寺访仁公》
昔年曾此摘苹婆,石径欹危挽绿萝。
金碧顿成新法界,惜他荒朴转无多。
参差楼殿密遮山,鸦雀无声树影闲。
门外秋风敲落叶,错疑人叩紫金环。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这首诗描绘了郑板桥与起林上人一同重访仁公时的景象, 通过夜晚的幽静、风铃声、树鹤等细节,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
宾主吟声合,幽窗夜火燃。
风铃如欲语,树鹤不成眠。
月转山沉雾,花深鸟入烟。
朝霞铺满径,裁取作蛮笺。
乾隆六年(1741 年),郑板桥第四次也是他最后一次进京,以求“候补官缺”。 在慎郡王允禧的举荐下,他谋得了范县县令之职,开始了 12 年的县令生涯。《将之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是郑板桥在乾隆七年(1742 年)春,被任命为范县令,临行前与 慎郡王爱新觉罗·胤禧唱和惜别时所作。
《将之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
红杏花开应教频,东风吹动马头尘。
阑干苜蓿尝来少,琬琰诗篇捧去新。
《山中雪后》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作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山居雪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凄凉以及对历经苦难身世的深沉感叹。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夜坐再陪起上人作》这首诗描绘了郑板桥在法海寺与起林上人夜坐吟诗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与禅友交流的情境和感受。首四句“人语山上烟,月出秋树底。清光射玲珑,峭壁澄寒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中秋夜图。山上烟雾缭绕中传来人声,月亮从秋树的枝叶间升起,清辉洒落,照亮了玲珑的山石,也映照出峭壁下清澈的寒水。这样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山中夜坐再陪起上人作》
人语山上烟,月出秋树底。清光射玲珑,峭壁澄寒水。
栖鸟见其腹,历历明可指。秋虫草际鸣,切切哀不已。
禅心冷欲冰,诗怀淡弥旨。吟成无笺麻,书上破窗纸。
顽奴倦烹茶,汤沸火已灭。冷然酌秋泉,心肺总寒冽。
丛花夜露滋,细媚石上茁。老槐恃气力,排风骨正折。
坐久月当中,寒光射毛发。不但饮秋泉,此心何得热。
诗成令我写,写就复涂抹。骨脉微参差,有爱忍心割。
未得如抽茧,针尖隐毛褐。既得如尸解,蜣螂忽蝉脱。
主人门外来,诗才日豪阔。迟疾各性情,维余气先夺。
兰竹争妍 郑板桥画
道德人品 为人敬仰
郑板桥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也在官场上留下了清廉爱民的美誉。 他的诗、书、画作品,以及他在北京特别是西山留下的足迹,都成为后人研究和追忆的宝贵财富。
郑板桥曾经担任过范县和潍县的知县,他在任期间以清廉著称,重视农桑,使百姓安居乐业。他关心民众的生活体察民情,尤其是在遭遇自然灾害时,积极采取措施救济灾民。2014 年 5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曾引用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在说明为官一任,无论官职大小,都应勤政爱民,以人民为中心,将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郑板桥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提倡“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的人生哲学,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他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尤以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的画作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他画的墨竹画新颖,将竹子的枝叶安排得错综复杂,但又不失整体感和秩序感。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在书法方面,郑板桥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自成一家,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独特的书体被称为“板桥体”,深受后世喜爱。除了书画之外,郑板桥的诗文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现存文学作品有诗 1000 余首、词近百首、曲 10 余首、对联 100 余副等。他的诗清新流畅,直抒胸臆,自由洒脱,很少用典。他描写人民生活的痛苦和贪官酷吏的丑恶,兼具少陵、放翁风格。他的词或婉约或豪放,颇近陈维崧词派。散曲主要是《道情十首》,被誉为清代道情体的最高成就。他的诗文创作强调文以载道,看重文学的社会现实功用。
墨竹 郑板桥画
文并图 / 陈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