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北京创新推动花园乡村建设
字号:   
2024-10-10 11:00: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乡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 年—2035年)》将花园乡村作为八类花园场景之一,并列入花园城市实施任务清单,提出要结合乡村振兴等工作,持续推动花园乡村场景建设,建设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围绕花园乡村建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选取了绿化美化基底较好、林业特色产业突出的大兴区魏善庄镇的李家场村、半壁店村,以及平谷区峪口镇的东樊各庄村、西营村等 4 个村,率先试点建设“花园乡村”。目前,4 个村的生态改造已初步完成,打造了花园乡村示范样板。

  李家场村父老乡亲齐动手 花园乡村共参与走入大兴区魏善庄镇李家场村,村口公园树木葱郁,小径两旁的野花色彩斑斓,每户人家门前的花池、花箱里都生机勃勃。李家场村位于南中轴线延长线东侧、庞安路北侧,地域面积 1495 亩,村域内有多个平原造林点。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李家场村党支部书记卢兰淼介绍:“我们村是典型的平原村,没有山,没有水,耕地 527 亩。别看我们村小,我们的荣誉可不少,我们是‘全国和美乡村示范村’‘首都文明村’,还是‘国家森林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早在2019 年,李家场村就对村中的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李家场村村内公共空间富有特色,绿化基础良好,绽放出别具一格的乡村魅力。

微信图片_20240827171035.jpg

李家场村头片林公园

  卢兰淼介绍:“不同于以往的政府找队伍施工,我们村在改造过程中,发动村民全流程参与了公共区域绿化美化设计,通过送苗木、送花架进村民庭院,激发村民自主建设热情,带领村民共同建设美丽庭院。”

  李家场村的居民住宅院落也在设计师的帮助下“焕然一新”。设计师们选取了 6 处院落,结合院落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以及院落绿化现状,分别将其改造为美丽果蔬园、庭院花卉展示园、花卉果蔬园、民宿小花园、实用小庭院和立体小花园。

  村民吴阿姨十分热情地邀请大家进入她的院落,睡莲、多肉、月季……简直是一方植物的小天地。吴阿姨家中有五口人,素来就喜爱养花,春夏季会把自己养的多肉等各种花卉搬到室外,村委会和设计师帮助吴阿姨在院内增加了种植架用来摆放盆栽花卉,在小木墙处增加了花箱种植地锦,还利用大水缸花池打造了包括睡莲在内的微花境组合,增加花园庭院的感知度。现在家里人每天进出院子都能看到丰富多彩的花卉,特别开心。

  退休教师梁老师是美丽果蔬园的使用者,按照设计师的方案,在原有菜园基础上,增加了小果树种植地和金银花等藤本植物,改造后,院子里有蔬菜有水果还有花,又美又实用。

  花卉果蔬园也是改造的院落之一,它的女主人喜欢养花,也是位养花达人。设计师经过现场勘察,给出了预留小菜园,整理现状菜地划分种植区,并增加开花乔木;增加种植架,院内留出花架摆放区,摆放盆栽;增加建筑基础绿化,临建筑部分增加月季种植,增加庭院感知度等设计建议。

  民宿小花园是业主张先生的一个闲置的小院落,村里给出的设计方案提升了院落的绿化质量,通过铺装改造,增加灌木和宿根花卉,打造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宿根花境群落。

  实用小庭院通过重新梳理铺装进行空间划分,分区种植开花乔木、灌木及宿根花卉,增加藤本植物,丰富种植层次,进行基础绿化升级改造;立体小花园则保留了原本的藤本植物,更新花架,打造花境组合,增加花园庭院感知度。

  李家场村悄然蜕变,绽放出别具一格的乡村魅力,村内处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乡村风情。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副处长李涛介绍,为了高质量推进花园乡村试点建设,特别邀请了林科院专家和专业设计公司多次到两镇四村实地沟通指导绿化美化方案,并通过北京绿化基金会利用社会募集资金支持大兴区魏善庄镇李家场村和半壁店村的花园村庄试点建设。

微信图片_20240724174922.jpg

村民吴阿姨家院落植物造景

  游“菇”乡 品“菇”事 花园乡村带动村民致富 

  走在李家场村的道路上,一个个有趣的“蘑菇”构筑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以“菇之新生、菇之初始、菇之逢春”为主题,仿佛在讲述着村庄发展的动人故事。

  借助此次花园乡村建设,李家场村实现产业升级。据了解,李家场村现有菌菇产业园110 亩,暖棚 64 个,未来还将新建菌菇产业配套设施、分拣加工车间、办公区等,同时通过升级改造园区排水渠,在闲置绿地补植应季蔬菜和多年生地被花卉等,提高产能,丰富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

  卢兰淼说:“李家场村长期居住着约 90 户村民,花园乡村建设让“菇”乡产业兴旺,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市民感受农耕乐趣。”

  东樊各庄村结合“双报到”制度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走进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道路两侧繁花似锦,令人心旷神怡。村中农户门前花木掩映,与石墙上的彩绘相得益彰,尽显诗情画意。此时,东樊各庄村花园乡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党支部到平谷区峪口镇开展“双报到”,与峪口镇党委多次深入研究村庄内部硬化严重、绿化美化欠缺、绿色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并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等深化交流合作,打造花园乡村示范样板。

  峪口镇自然资源丰富,所辖村庄绿化美化基底较好,林果和森林康养等产业优势明显。据介绍,到峪口镇开展“双报到”工作主要为了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深化拓展“双报到”制度,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二是集成市局相关政策,改善村庄整体环境风貌,提升村民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探索以花园乡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庄的示范片区建设模式,推动以镇域为单元的连片发展。

  “双报到”工作得到了生态保护修复处、产业发展处、林业改革发展处和计财处的大力支持,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林果产业发展和花园乡村试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东樊各庄村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部,有 842 户村民。村庄立足千亩龙源森林公园、集体林场等林地资源,已形成赤松茸、中草药、香椿等特色产业,村内基础设施完善,绿化基础良好。东樊各庄村致力于打造“乐、养、康”的未来花园乡村新样板,一体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和花园乡村建设。据悉,东樊各庄村花园村庄建设改造面积达 6062 ㎡,种植花木蔬菜约 60 种,涵盖观赏植物、药用花卉、食用蔬菜等多个类型,观赏期可从每年四月延续至十月。

微信图片_20240827171038.jpg

村民院落中的花箱、画架

  西营村借“绿”打造乡愁记忆点,果业打卡点

  西营村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中部,有286 户村民,公共空间绿地面积大、主路绿化率和绿地率高,具有较好的绿色基底。西营村立足本村村史文化、果品文化和现代农业特色,将其充分融入公共绿地景观设计,打造村愁记忆点和果业打卡点。同时西营村增设了多功能空间,兼顾村民泊车、休憩、社交、园艺活动等多种实际需要。西营村花园式村庄建设面积约 3278 ㎡,建设完成后,在西营村,就可以随时体验开窗揽绿,启帘见花,举步摘果的田园风情。

  李涛介绍:“西营村和东樊各庄村的花园乡村设计方案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可,市农业农村局与我们协商,建立协同工作机制,联合举办花园乡村建设专题培训会,指导各区依据花园乡村建设标准开展示范村绿化美化设计,利用一天半时间,对全市 11 个‘百千工程’示范片区绿化美化方案逐一进行联审,推动花园城市建设理念融入示范村创建工作。各区也纷纷组织示范村创建的负责同志到峪口镇进行交流学习,并邀请园林绿化行业专家到各区的示范村进行现场指导。”

微信图片_20240827171040.jpg

居民住宅院落也在设计师的帮助下“焕然一新”

  两个尺度、六个方面明确标准 结合“百千工程”协同推进

  花园乡村是《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 年—2035 年)》中明确花园城市要重点打造的 8 类花园场景之一。《关于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打造花园特色村庄,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积极推动花园乡村示范建设,夯实生态基底,传承山水格局,用大美田园风光,助力首都乡村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百姓富。

  据李涛介绍,打造花园乡村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目前全市已编制出台《北京花园乡村建

  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立足镇域和村域两个尺度,从乡村绿色基底、资源质量、林荫花景、乡愁特色、生态惠民、景观持续 6 个方面明确花园乡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形成了“游园广场”“主街与小巷”等 9 类花园村庄建设模式,并推荐主要绿化树种和景观植物,为北京乡村绿化美化高质量发展提供评估标准、目标导向和建设指南。围绕《导则》,全市对各区进行了培训,并结合各区需求,邀请专家团队多次赴平谷、大兴、密云、顺义等地调研踏勘,对花园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绿化美化难题进行现场政策解答和技术指导。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加强花园城市建设与“百千工程”有机衔接,将“百千工程”示范村建成花园乡村。市园林绿化局制定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支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若干措施》,主要从打造花园式特色示范乡镇、提升村庄整体环境风貌、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加强资金支持 4 个方面支持各区将“百千工程”示范村创建和花园乡村建设一体推进。

  市园林绿化局还将探索共建共享共治机制。在制度保障方面,研究区、镇、村三级责任考核奖惩办法,实现基层治理与花园乡村建设的衔接。在群众参与方面,研究村民参与花园乡村建设与管理的模式,激发村民参与热情,与村民一起通过花园乡村建设让首都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让村民享受到身边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做好服务工作,研究建立花园乡村建设服务体系,实现乡村花园景观的长效维持。

  文/周舒枫 王纪辛 

  供图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