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西山文化景观名片 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 年—2035 年 )中指出:要保护西山山脉生态环境,提升西山植被质量,以乡土树种为特色,配植西山特色灌木和彩叶树种,展现四季分明的生态山林景观。梳理地区历史发展脉络,恢复大尺度绿色空间,展现历史盛期景观特色。在三山五园地区形成公园成群、绿树成荫、历史环境与绿水青山交融的景观风貌。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 年—2035 年)中指出:“要精心保护好北京自然山水格局,以绿色景观强化历史格局,塑造优良的传统绿化整体风貌,打造具有鲜明华北特色、壮美首都风范、嘉美古都风韵的首都花园名片。”北京自辽金开始,政治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西山因优越地理位置和秀美景致,逐渐成为京城游览圣地,出现了“西山晴雪”、“西山红叶”等著名生态文化景观。西山大面积的森林作为文化景观的生态本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西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特色、稳定性最强的松栎混交林代表着当今西山森林的演替方向,其历史、生态、文化等方面值得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西山松栎混交林的生态历史、生态系统及经营方向,融合万年生态演变历史和现代森林经营理念,夯实西山森林生态景观本底的定位,映衬“西山晴雪”、“西山红叶”等著名生态文化景观,构建城市绿色景观天际线,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
松栎混交林是西山地区原生的森林生态系统
一、西山松栎混交林的生态史
新生代以来,西山地区古地理的轮廓已基本上接近于现代,松散沉积物满布整个西山山前平原。在新生代早期,西山地区为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繁盛着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中期植被逐渐演替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进入第四纪,伴随全球性气温的下降,西山地区植被暖期发育为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冷期则发育为森林草地。针阔混交林和森林草地随着气候的交替而成为主要植被类型。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气候转暖、降水量增加,暖温带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覆盖着北京广大平原和丘陵。西山正是属于北京山区和平原交界的区域。距今1万年前,西山地区气温稳步回升,湿度逐渐增大,森林中松树占有优势,栎类、鹅耳枥等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更加温暖,雨量充足,植物茂盛,出现了以栎类为代表的阔叶树,森林中以松树、栎树最多,还有椴树、桦树、朴树、椿树、柿树等混生,松栎混交林出现,这时的森林植被和今天西山地区的森林植被已经非常相似。生态历史研究表明,松栎混交林是西山地区原生的森林生态系统。以辽金为界,之前西山的森林虽有破坏但程度轻微,森林基本完整。从元代兴建元大都开始,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连年的战乱,西山森林生态系统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前,西山地区仅在寺庙及皇家园林等区域还存有一些林木,森林覆盖率仅为 4.7%,是一部由郁郁青山变为濯濯童山的历史。
二、松栎混交林的重建
新中国成立后,西山林业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1 年,西山就开展了山桃、山杏、栓皮栎等播种直播造林试验。截至1952 年 11 月,共完成播种造林 27550 亩。通过几年的义务造林,总结出专业造林机构和群众义务劳动相结合是开展西山大面积造林成功的重要经验。1953 年,朱德同志倡导绿化西山,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下,西山开始科学绿化造林。1954 年,对西山十几万亩的荒山进行了调查,确定绿化方针为建设风景林,为西郊建设森林公园创造条件。1955 年,以科学划分立地类型、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等为原则,形成了《北京市西山绿化造林调查设计》,北京市决定用三年的时间绿化西山。通过三年的努力,驻京部队、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等都参与到西山的造林中来,完成绿化造林 51852 亩,初步完成了西山的绿化。在栽植方式上,这个阶段的造林以育苗移植为主,播种直播为辅,主要树种包括油松、侧柏、刺槐、元宝枫、栓皮栎等。其中栎类树种的种植以栓皮栎播种为主,营造了以块状混交为主的松栎混交林,占造林总面积的 13.2%,为松栎混交林这一西山典型森林群落的重建打下了基础。
松栎混交林春天的景色
三、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及近自然经营
经过近 70 年的森林经营,西山的松栎混交林已经从最初的人工林演替为近自然林,进入到质量选择阶段,在块状混交的基础上还出现了株间混交的松栎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乔灌草三层森林结构清晰,存在森林自然演替,形成了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据资源调查数据,西山松栎混交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方面调查有36 种,其中乔木有油松、栓皮栎、元宝枫、君迁子等 15 种,灌木有荆条、小花扁担杆、鼠李等 3 种,草本有葎叶蛇葡萄、求米草、蝎子草等 18 种;动物方面调查有狗獾、岩松鼠等;鸟类方面有游隼、戴胜、红嘴蓝鹊等。在森林质量方面,西山松栎混交林的平均胸径超过 16cm,平均树高超过 9m,平均森林郁闭度达到 0.7 以上,每公顷的平均蓄积量接近 80m3。当然,西山的松栎混交林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经营和研究。首先,林分的密度过大。造林时为了保障成活率,栽植密度有意放大,虽经过几十年的森林经营,进行过疏伐,但有的地块密度仍在1000 株 / 公顷以上。密度过大引起树木的冠幅不大、粗生长缓慢等问题,森林的景观效果受到限制。其次,在松栎混交林内,树种的天然更新不够。混交林的主要成林树种,油松和栓皮栎,栓皮栎的天然更新大量存在,在林下能够发现各树龄阶段的栓皮栎幼苗。油松幼苗极少发现,仅在林缘、林窗等立地下少量发现,森林的天然更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近自然森林经营去解决。松栎混交林的近自然经营,要先明确森林的生态景观属性,开展现地调查,编制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案、年度作业计划,确定目标树种,逐步伐除干扰树,在森林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目标树经营的干预措施,解决森林密度过大、天然更新不足的问题,促进森林发育,形成稳定的、近自然化的复层、混交、异龄森林生态系统。
四、松栎混交林的生态文化
中国植物文化中常将植物人性化,赋予其特定的性格、形象,这是我国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生态文化特点,在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价值观上有着重要意义。松栎混交林做为以松树和栎树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其生态文化特征还要从松树和栎树两个方面来阐述。松树四季常青,在中国分布广泛,是最早被人格化的园林植物,也常被文人所推崇。《周礼》中有云 :“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杨。”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闾”。“天子树松”、“百木长”,从这两种描述中可以看出松树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收录了 48900 余首诗歌,其中描写松树的诗就有 3044 首,占比高达 6.22%,文人对松树喜爱可见一斑。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提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松耐寒比喻君子临难不移、穷且益坚的精神追求和坚韧的独立人格。《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枝易叶。”表明松抱贞守节的高尚节操。王维的“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写出了松的高雅闲逸、超凡脱俗的文人精神。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率先开启了以松比德的文化定位,历经唐宋元明清不断强化,松树的文化属性进一步得到丰富,并融入了了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塑造。栎树是一个泛指概念,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统称,在西山的栎属植物十分丰富,有麻栎、栓皮栎、槲栎、槲树等。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栎的记载:“山有苞栎”,是说丛生的栎树。“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描述的是其树叶繁茂。“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是说栎树的生境和应用场景——在树下休憩、娱乐。其中的“栎”、“柞”、“栩”都是栎树,可见三千多年前栎树就是常见的树木。庄子在《人间世》说栎树“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更是说明栎树的高大。橡子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唐代皮日休《橡媪叹》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新唐书·杜甫传》中写道:“客秦州,负蕲采橡栗以自给。”松栎混交林在生态上,森林结构有明显层次感,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都清晰可见,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景观上,常绿的松树林终年绿色笼罩,韵味十足,栎树的林冠整齐呈微波状起伏,呈现暗绿色而稍微闪烁反光。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冠郁茂,参差不齐,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森林色彩丰富,能够很好的展现四季分明的生态山林景观。
文并图 / 律 江 陈鹏飞 张圣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