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以银杏为例,如何让生命互动?
字号:   
2024-12-10 15:45: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李成才.jpg

  人物简介: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格局商学院、德鲁克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政府奖、国际纪录片奖、中国金融启蒙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聘专家。主要作品《大国崛起》《创新之路》《华尔街》《货币》《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等。

  银杏是北京秋天的象征,那对银杏的了解有多少呢?跟银杏互动的方式是什么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作为拍摄者,当我拍摄记录银杏时,首先想到的是银杏的身世,它为何被称为孑遗植物?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见证了什么?科学的数据表明,银杏从 2.7亿年前的远古走来,见证了恐龙的出现,见证了地球物种的大灭绝,也见证了大冰川期。甚至在二战后,原子弹爆炸的广岛率先复苏的也是银杏,由此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银杏——一个从远古走来的物种,它见证了人类的诞生。它和人类的诞生看似是很偶然的事件,然而正是若干个偶然的出现造就了必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院士,最早在河南发现了 1.7 亿年前银杏古化石;浙江大学的学者也就“野生银杏是否来自于中国”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一代代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在浙江天目山和贵州一带发现了两片非常大的野生银杏林。至此,中国是野生银杏的故乡在科学界获得了一致认可。

  银杏的繁殖原理非常复杂,它是雌雄异株品种。1895 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平濑作五郎发表报告,描述了胚胎如何从银杏种子内部发育成新的幼苗。1896 年夏,他对小石川银杏树采集的种子进行细致研究,有了惊人的发现——银杏精子。由此,掌握了孑遗植物的一部分繁殖秘密。银杏是雌雄异株,就今天来讲,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科学方法,比如形态分析法、分子分析法、染色体分析法和 AI 人工智能分析法。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分辨银杏的雌雄。

  银杏带给我们的思考是非常奥妙的。今天,人人都学会了使用影像,那么人要怎么和它互动,应该产生什么样的互动?我们可以调动遗传学、植物学、土壤学、物候学等学科知识,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在城市花园里,我们把城市花园变成我们的自然课堂、科普基地,变成我们用影像去探索和记录地方,人们可以去写它、诗它、歌它、咏它、舞它、画它,和它发生心灵上的沟通,因为万物都有生命,生命即是万物。作为用影像讲述生命故事的人,希望我们的拍摄过程可以让市民参与,一起创作有专业水准的自然影像,让市民从影像创作中与自然生命互动,期待早日拥有这样的场景。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