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全民开放
6月14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迎来文化盛事——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试运行,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试运行启动仪式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总体保护范围达113公顷。此次开放的68公顷区域,以“覆土为山,引绿为脉”的手法,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存,并“以土为笔,以绿为墨”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堆筑3-3.5米保护性土山,勾勒出古城雄浑轮廓;城外通过地形造景形成“绿岛缀珠”,城内则依托考古资料再现汉代路县路网,让沉睡的遗址“开口说话”。公园匠心打造都亭饮马、政通人和、繁荣市井等15处景观节点,通过出土文物元素与景观艺术的融合,“复活”汉代市井烟火。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289件(组)出土文物串联起战国至明清的完整历史链条。陈列展厅“千年路城 蓟东要冲”“由路而潞 传承延续”等四大篇章,每一件展品都是“时光的密码”,共同解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融合之路。遗址展厅更以“裸展 + 科技”形式呈现汉代水井、陶窑,让观众“触摸考古温度,对话历史现场”。
作为北京首例“基建考古原址保护”的遗址公园,这里开创了“移动服务 + 动态展陈”的创新模式:“自贩机 + 移动商车”灵活补给,“路城纪”茶肆飘香汉韵,100余款文创将文物元素化作“带得走的文化”。
未来,公园将陆续推出“考古 +”“汉代文化”科普体验项目,还将与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考古研究中心(通州)在学术研究、公共传播等方面开展合作,邀请行业专家、知名学者举办文化讲座等交流活动,共同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遗产协同保护。以路县故城为枢纽,串起中轴线,联动三山五园,奏响北京“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