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微花园 同享社区美
4 月 25 日,以“共建微花园 同享社区美”为主题的 2025 年北京市义务植树进社区暨微花园建设在海淀区曙光街道时雨园社区召开启动仪式。此次活动采取“1+7”联动模式,东城区新中西里社区、西城区广外街道小马厂东社区、朝阳区华彩国际社区、丰台区世华水岸社区、石景山区重兴园社区、通州区运河湾社区以及大兴区兴华东里社区 7 个社区微花园建设同步启动。
在时雨园社区主会场,100 余名居民和志愿者化身“社区花匠”,在专业指导下挥锹培土,栽种景天、薄荷、大花海棠等 15 个品种的各类植物 2000 余株。据设计师骆诗萌介绍,“时雨园社区微花园打造‘可食’特色,以药食同源理念建设‘芳药小筑’主题微花园。”园艺师现场还为居民进行了养护知识的普及,确保花园可持续性,让居民“种得下、养得活、管得好”。居民林阿姨兴奋地说,“参加微花园建设,不仅能美化社区环境,还能和街坊们交流感情,大家都特别高兴!”
志愿者们正在参与社区微花园种植
各分会场同样热火朝天。西城区广外街道小马厂东社区微花园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持续性,选择易管养的多年生宿根花卉,搭配小灌木。活动栽植鸢尾、萱草、马蔺、景天等植物10 余种,数量共计 800 余株。朝阳区华彩国际社区依托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资源,融入彩虹元素打造七彩艺术微花园,在保留原有银杏、碧桃和月季等春季景观植物的基础上,增植玉簪、欧石竹等植物延长观赏期,打造“三季观赏为主,冬季为辅”的景观效果。通州区运河湾社区以“运河四季·上善若邻”为理念,打造集生态教育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全龄友好型微花园,30 多名社区居民和农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栽植苗木花卉 39 种,后期还将组织居民志愿者参与微花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大兴区兴华东里社区以工业大院焕新便民空间,建立“认养一棵树,管护一片绿”机制,居民可长期参与微花园维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大兴区还计划以此为契机,在全区倡导“一社区一花园”模式,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工程,让绿化空间从“零散点缀”升级为“系统网络”,切实提升居民绿色获得感,重塑社区活力。石景山区鲁谷街道重兴园社区在重兴嘉园小区楼间绿地打造社区微花园,年龄最大的参与者是一位 81 岁的居民。社区还利用一旁的宣传栏张贴了微花园知识科普海报,便于居民了解微花园设计理念、花卉名称、花期特性等知识。
小朋友正在装饰花卉栽植容器
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常祥祯介绍,推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市结合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发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央美建院等景观设计团队的力量,帮助社区居民在小区绿地中设计打造家门口的“微花园”,每个社区微花园将通过 3 场以上的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实现。从招募社区园艺能手、设计师团队征集设计方案,到邀请社区、物业、居民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到植物的选择与种植,再到后期交由社区居民养护管理。社区微花园建设的每个环节都践行了花园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全市园林绿化行业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更加注重‘利民’,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的指示,今年将努力建成 100 个社区微花园,惠及全市 16 个区和经开区。随着更多“社区微花园”的落地生长,市民推窗可闻鸟鸣,下楼即赏绿景,“人人是园丁,处处是花园”的美好愿景正在化为现实。
大兴区“党员双报到”单位党员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微花园建设
来源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