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字号:   
2023-06-07 17:00: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立夏已过,一幅活色生香的绿色画卷正在京华大地徐徐展开。

  靠前学习、靠前谋划、靠前筹备,市园林绿化局“三个靠前”全力推进主题教育工作。在北京市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后,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办)党组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三个靠前”,迅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首都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局(办)党组研究制定了主题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并细化分解了40项具体措施,既确保规定动作和硬性任务严格落实、落地见效,又因地制宜创新“自选动作”,确保主题教育有特色、出亮点、见实效。

  怎样增绿、护绿、用绿?北京市夯实首都绿色基底,签发7道市总林长令统筹指挥全市林长制改革走深做实,各区发布区级总林长令93道,有力促进了重点生态建设任务的完成,全市林地绿地湿地生态资源实现持续增长;“碳中和”宣传展板走入中国银保监会,金融助力碳中和;北京通过科技攻关,开展选育和栽培实验,突破了毛白杨古树组织培养幼化技术难题,不仅为飞絮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保护了优良种质资源;大力推行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累计使用耐旱植物1500万余株,对北京市99.3%城市绿地实施了节水灌溉。

  对于公园的使用、感受、想象和记忆,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表现。约上三五好友,或郊游野餐,或赏花摄影,亦或健身娱乐,集多重功能为一体的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地。近能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远能徒步西山、漫步郊野,大大小小的公园满足了人们休闲活动。综台公园、社区公园、历史名园、专类公园、游园、生态公园、自然类公园,谁能满足你的需求,公园分类分级满足了人们休闲游憩的多元需求,对公园有了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管理,数年建设,北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开放的绿色空间,打开了城市纵意驰骋的开朗之境,功能融合的生态环境,人或小动物都可以有意无意地到达、穿越、停留、体味美丽风光。“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基础,也是目标和手段。”在景山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园博园等公园,6500余亩,800余种,10万余株牡丹花海竞相盛放,用国风国潮活动讲述着中国花文化故事,游园赏花正当其时,繁花装点了人们的镜头与心境;沿着4条古树游线,能够探访楸树、丁香、流苏、七叶树、文冠果等各具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树,同时还能遍历颐和园、香山公园、国家植物园的美景;古丁香、绣线菊、槭叶铁线莲竞相开放,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美丽;在东郊湿地公园、房山十渡、小龙门森林公园等45处观鸟点,观鸟和拍鸟爱好者在此处汇集。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人与其他物种共生共存的家园。草木苍翠、虫鸣鸟啼、鸢飞鱼跃,北京生态持续改善,绿色家底不断增厚。一系列人与自然积极互动的生动场景,正是这座城市生态良好的真实写照。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杠杆,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支点,定能让诗意栖居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