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大兴区梨产业引进绿色防控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字号:   
2021-04-23 11:21: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大兴区庞各庄3万余株老梨树,将挂15万根"红绳"

  走进大兴区庞各庄镇梨花村,古梨树相苍古、状如游龙、千姿百态,静静诉说着这片热土悄然发生的变化。村民正在梨树枝条上悬挂"红色带子",每棵树上挂4到5个,庞各庄3万余株老梨树挂了近15万个"红绳"。梨花虽尚未盛开,但在"红绳"点缀之下,梨园显得生机勃勃。

村民正在给梨树挂防治食心虫的迷向丝_副本.jpg

  这梨树上的"红色带子"到底是什么?究竟又有何作用呢?原来,梨树挂着的这个小小的红带子就是能让梨小食心虫"迷路"的迷向丝,它的真正作用是通过迷向丝在果园释放高浓度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来掩盖雌性成虫的位置,误导雄性成虫难以找到雌性成虫,使其交配推迟或不能交配,大幅度减少有效虫卵进而直接实现虫口密度的下降,以此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效保护梨树果实,算得上是目前生态防虫的"黑科技"。当地果农的理解则更加生动形象"果园绑红绳,不愁食心虫"。

  今年,已经是实施该项技术的第二年。相比于打药,挂迷向丝不仅可以杜绝农药残留,操作起来也方便不少。5000亩梨园内的3万多棵梨树,归3千多户果农所有。往年大家"自扫门前雪",因为农药使用水平有差异,害虫往往趁虚而入,导致果实品质参差不齐。如今统一绑上了"信息素",5000亩梨园成了一个大庄园,"这样的绿色无公害水果,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果农很有信心。

  精管护 老树定制"身份证"

  2018年在区人大、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开展了老梨树、老桑树资源保护工作,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系统、完整的老梨树、老桑树资源保护体系,切实保护好这一不可复制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留住了乡愁记忆。

大兴“金把黄”鸭梨_副本.jpg

  保护工作启动之初,秉着全面保护的基本原则,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全面普查,聘请专业技术服务公司进行调查摸底、鉴定工作。根据资源普查结果,对每一棵摸排到的树龄超过50年以上、长势良好,且有明确稳定的管护主体的老果树进行登记、公示、建档、挂牌,彻底摸清资源底数,最终将全区5万余株符合保护条件的老梨树、桑树资源全部纳入保护范围。

  与此同时,大兴区园林绿化局积极应用"互联网+"模式,建立了资源动态管理系统,为每一株老梨树设置专属二维码,每一棵树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目前,庞各庄梨花村纳入保护范围的老梨树约有12000余株。老果树得到了妥善保护,大兴的果品产业也"攀附"着这棵参天古树,愈加"繁茂",愈加"甜蜜",愈加"兴旺"。

  塑品牌 百姓梨园笑开颜

  近年来,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通过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果品品质,不但为首都市民提供更多"健康""好吃"的果品,也为果品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产业要兴旺,塑强品牌是基础。

  下一步,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将加快推进大兴区林果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百年老梨树的禀赋资源为依托,以"金把黄"鸭梨为抓手,以"年份梨"为突破点,充分挖掘"万历古贡树 百年金把黄"历史文化,为新形势下果品销售探索新的方向,不断打造区域果品品牌、塑强果品品牌。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兴旺,使林果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和落脚点,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绿色生态发展带来的红利。

文/秦怡 褚杰 周萌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