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手段助力年宵花走入千家万户
春节临近,年味逐渐浓了起来。老百姓除了大扫除、买年货,如今逛花市、看花展、游公园,全家老小一起赏花、购花已成为最浪漫的过年方式。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十分悠久,长达数千年。春节又称年节,早在西周初年,就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活动。每逢这一除旧布新的日子,人们就十分重视用花卉以及带有花卉图案的饰品来装饰厅堂,用来烘托节庆气氛的花卉,被统称为“年花”或者“年宵花”。
那么,哪些花才能称为年宵花?其实,年宵花是春节畅销的各个类型花草的总称,并没有特指的种类,各地也不尽相同。
年宵花姹紫嫣红贺岁来
岁末年初,古代文人常取一些时令花草蔬果、金石器玩、吉祥物什,参差错落地摆上案头,成为屋中一景,这被称为“岁朝清供”,以表达迎春祈福的美好愿望。
精心挑选的清供,有些因名字的谐音讨得好彩头。比如百合、柿子、灵芝,寓意“百事如意”,玉兰、海棠、牡丹,寓意“玉堂富贵”等。如今,“岁朝清供”中的金石古玩并不常见了,但“供花”习俗依旧延续下来,它有了更具年味的名字,叫“年宵花”。
作为一年伊始的首作,凡具喜庆寓意之物皆可插制,花本无意,只是寄托人的期许。年宵花更是如此,图个好寓意,博个好彩头,看着满心欣喜,人也跟着精神。喜欢水仙的,大概是恬静雅居;插几支腊梅,书香世家的最爱;养一盆朱顶红,展示主人的热情好客。本期介绍的兰花,比喻君子性格为兰花,已形成源远流长、高雅静洁的兰花文化,诗云: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贫困而改节。
挑选盆栽植物除了寓意和花语,更应注重花期以及生长习性,盛花期正好处于元旦和春节期间的盆栽植物才能起到应节的作用。像君子兰、蝴蝶兰、大花蕙兰、墨兰、长寿花、仙客来、鸿运当头、报春花、腊梅、迎春花、水仙、瓜叶菊、西洋杜鹃等花期基本处于春节期间,是年宵花的主力军;其次,寓意吉祥的观叶植物也是年宵花的理想选择,比如金枝玉叶、发财树、幸福树、金钱树、富贵竹等;最后,像银柳、北美冬青以及百合和红掌等可瓶插的枝条和鲜切花也颇受年轻一族的喜爱。
另一种则是以颜色喜庆、意头好、易养活而占据着年宵花市场的部分江山,比如红掌。它有着鲜红且光亮的佛焰苞和黄色蜡烛一样的肉穗,看起来就像一面面红色的船帆,是做生意的朋友的最爱,象征着新的一年帆帆风顺、大展宏图,让居民生活充满着似火的热情。
首都中高端花卉多在外地培育生长、再引种北京
北京市场的大部分中高档年宵花盆栽都是在外地生长多年,然后引种到北京,在北京郊区的种植基地养两年,以适应本地的水土、气候,然后才会上市销售。
包括蜡梅、海棠、榕树等经过造型设计的盆栽,以及蝴蝶兰、大花蕙兰等盆花,主要来自福建、广东、上海、江苏、四川等地。其中盆栽要在当地培育成功之后,才会运到北京郊区几个主要的种植基地进行适应性栽培。
多肉是主角 兰花占主流 大花蕙兰成新宠
多肉植物占据了年宵花市场中绝对多的数量,但并不意味着它的市场价格更高。实际上,大多数多肉植物都比较便宜,已经过了几年前的价格高峰期。
除了多肉之外,各种兰花仍是春节档销售的主流,北京市场上销售最好的是蝴蝶兰,蝴蝶兰花多叶少,颜色绚丽,花期很长,即便养护不当,也可以保证整个春节期间开花,因此备受欢迎。
大花蕙兰则是市场的新宠,2017年之前,大花蕙兰的销售一度跌入低谷,但2018年之后,逐渐恢复。此外还有蟹爪兰,也是年宵花中的宠儿,在北京市场上,仅次于蝴蝶兰。
年宵花已准备上市
春节前夕,生态融媒记者来到了位于昌平区小汤山的北京彩冰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卉种植基地,外边虽然天寒地冻,温室内却很温暖,室内红掌和木槿多已长出花苞,有些已经开花,工人们忙着把成品花包装好装上运输车,整个基地一片忙碌的景象。
基地目前设有两个花卉生产温室大棚,主要生产品种有红玉珠、绣球花、红掌、百合等,年生产室内盆花约100万盆,室外盆花约150万盆。红掌与木槿都是热带花卉,两者需热量均较高。中国北方地区冬季虽在温室内生长,但是仍需额外加热,以维持花卉正常生长。基地花卉供暖主要采用地热供暖,虽然成本相对燃气稍低,但是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除了加强保暖外,北京彩冰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地探索,近几年在种植品种上相应的做出了一些调整,以降低成本。
北京彩冰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号兵表示:“考虑到冬季加热问题,目前基地从丹麦、北欧等地新引进了风铃草、半边莲、小菊花等冷凉花卉。”
往年花卉主要销售季节主要以年宵花卉为主,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日常,并且小型花卉不占地方,可随意摆放,虽然单个花花期较短,但是花量较多,可持续开放,所以花期较长,加上花型美,这类花卉日益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小型花卉生长期短,所需有效积温少,即使冬天需要加热,加热时间短进而降低了生长成本。通过引进冷凉花卉,既可以丰富基地品种,同时只着重对红掌和木槿集中供暖,也降低了成本。”
花卉市场转型为购物休闲一条龙
北京已经跻身全国三大花卉消费中心之一。未来几年,北京市将建成五大花卉产业园区,全市花卉产业面积达到6700公顷。目前,北京现有的花卉产业,都在快速转变产业模式,单纯地产销模式已不适合现在的市场,过去那种商店式的鲜花市场,也不再能吸引消费者。所以现在很多市场都在转型,转型成以服务为主,不再是单纯卖花的商店,同时还是消费者的体验店。消费者在市场上,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教他们怎样选择符合自己风格、和室内相搭配的花,同时还教他们怎样更好地养护等。
提升购物体验,通过花展和比赛带动产品销售,逐渐成为年宵花销售的新亮点。如今,全国各地年宵花市也频出新花招,来花卉市场不再只是单调的买买买,而是购物、餐饮、聚会、娱乐一站式的体验。
花卉是园艺产品,但园艺产品不只是花卉,还有花卉附带的价值,比如教消费者怎样组合搭配,效果才能更好,以前的商户,基本上就是卖花,或者自己搭配好了出售。但现在会举办很多活动,一方面培训商户,一方面也给消费者提供花卉搭配、养护的知识,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搭配。
同时,北京各大种植基地也在寻找转型的途径。单纯卖花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但有基地、有产业园,这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完全可以开发成游览、休闲、消费多种方式结合的综合性产业,这也是消费的趋势,在未来,人们到市场、到花卉种植基地,买花只是最后一步,还可以游玩、休憩、学习花卉知识等。
记者/魏瑶
摄影/何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