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王金花:回乡养蜂创业 金海湖畔绽放“海鲸花”
字号:   
2018-07-12 17:05: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养蜂这项传统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蜜”字,东汉后期(公元2世纪)就出现了人工饲养蜜蜂,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的国家之一。蜂产业既是北京园林绿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助推首都精准扶贫的特色优选“空中生态产业”,它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平谷区地处北京市远郊,是首都生态发展涵养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由于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地形地貌,形成了包括十八弯、桃花谷、九里山、丫髻山、北寨、将军关和黑水湾的7条沟域生态区域,素有“北京生态谷、都市桃花源”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首都生态第一区”,是北京东部的绿色生态屏障。平谷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环境和气候都有利于蜜源植物的生长。

  今天,生态融媒记者走进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刘家河村,带您了解蜂产业这项“甜蜜事业”背后的故事。

  创新点子激活传统行业

  6月初的平谷艳阳高照,道路两旁的杏树结满了红黄相间的果实,村边山脚下,北京海鲸花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牌子立在路边,这里是王金花成立的养蜂合作社,也是她甜蜜事业的起点。

  王金花仿佛一棵长在山缝子的“小树苗”,生在城里不服水土,只有“回栽”大山,才能扎根长叶,花开常绿。于是学业完成后,她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村创业。“我在村里长大,看惯了农村的青山绿水,对城里那种封闭的办公室实在是不习惯。”她觉得,还是在群山之间,和蜜蜂在一起,是最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金花也算是承袭父业,她家三代养蜂,但父祖辈劳作很辛苦,生产出来的优质原生态蜂蜜却常常没有销路。经过了解后,她发现邻近的蜂农也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扰。“很多农副产品都能进超市卖出好价钱,为什么我们的蜂蜜不可以?我们也要打造出自己的蜂蜜品牌!”王金花下定决心。

  平谷有22万亩桃树林、1万亩杏树林和漫山遍野的荆条花,为养蜂产蜜创造了天然的条件。但是单纯靠养蜂摇蜜,一年到头,蜂农也挣不到多少钱。王金花琢磨着,不动脑就难以实现自己的甜蜜梦想,她决心找出蜜蜂利用的新方法、开发新的蜂产品。又一季桃花开时,她开始留心观察蜜蜂采花过程,她发现回巢的蜜蜂腿上带着褐色粉粒,这是桃花粉。当时,平谷桃农种桃,桃树授粉是个“大工程”,需要桃农用小刷子或棉棒,将一朵桃花花蕊上的花粉粘下来,再点到另一朵的花蕊上,一个人一天只能给两三棵桃树完成人工授粉,实在是费时费力。

  这时王金花不禁想到,蜜蜂采花粉可比人“专业”多了,能不能把蜜蜂腿上的花粉收集起来,用于人工授粉?她抱着尝试的心态买来蜜蜂脱粉器,将蜜蜂腿上的花粉脱下后掺上一定比例的水,再利用叶面追肥使用的喷枪,在自家的桃树做喷洒授粉实验,这种授粉方式有效地保证了果品的坐果率。于是在当地一些蜂农的支持下,王金花成立了养蜂合作社,打算整合平谷的蜂蜜资源,统一产销。

  但是这条“甜蜜事业”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由于没有完整的蜂产品加工设备、先进的科学化验设备、销售渠道,蜂产品出现大量滞销的情况,蜂场也无法正常经营下去。为了学到先进技术,王金花犹如一只小蜜蜂般只身来到浙江,这里是全国养蜂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她做了3个月学徒工,学得全套先进的蜂蜜生产加工技术。回家后,她把新技术应用到合作社内的蜂蜜生产、消毒、灌装、包装、销售各环节,实现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2010年10月,合作社重张开业,取名“海鲸花”。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海鲸花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吸纳了380多户蜂农,蜂箱10000余群。在销售模式上,“海鲸花”蜂蜜也打破了周边零散贩卖的局面,在超市开设出专柜。“我们还开辟了电子商城,依托‘互联网+’平台,将蜂蜜卖到了全国各地。”辞城又离不开城,王金花屡屡跑出山村,登门与知名的北京百花蜂业科研发展股份公司洽谈,引进了蜂蜜自动化生产线,并达成多项合作事宜。

  海鲸花,果然如它的名字一般,成为了商海里的巨鲸,蜂业中最鲜亮的花朵。

正在割蜜的王金花

  甜蜜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l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促进蜜蜂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北京先后启动了“千户养蜂精准扶贫工程”。海鲸花合作社残疾家庭养蜂脱贫致富采用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形式,以 “特色资源--特色产业--量身定做--精准扶贫”的产业扶贫模式。2016年合作社申请了精准扶贫项目,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仅一年合作社就带动扶持贫困户129户,对帮扶对象一对一指导,全方位帮扶。

  “合作社为我们提供蜂箱,我现在这里就有50多箱蜂,还会请有技术经验的蜂农教授我们科学的养蜂方法。”周围蜜蜂嗡嗡地飞,坐在蜂场外的凉棚下,王莹看着自家蜂场里摞着的一排排蜂箱对记者说道。作为众多合作社帮扶的低收入户之一,今年是他开始养蜂的第二年,在经历过去年越冬蜜蜂遭遇鼠害的损失后,他也逐渐地累积了一定的养蜂经验,每次的技术指导都会仔细聆听记录,对于养蜂致富这条道路他也是充满信心。

  除了低收入户,王金花还把目光对准了当地残疾人,决心带动更多乡亲共走“甜蜜路”。不少残疾人收入低、生活困难。养蜂劳动强度低,大部分残疾人能胜任,她先按照市场价格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年底再根据盈余情况进行二次返利。到目前为止,已帮助和带动89户残疾家庭养殖蜜蜂,“海鲸花”合作社也被评为扶贫助残基地。

  合作社为提高经营服务能力,带动社员增收,狠抓产品质量关,聘请蜂业协会专家做技术指导,免费为蜂农提供蜂王、蜂具等;制定蜂蜜生产操作规程,利用现场学校开展养殖培训;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从蜂王移植,交配,产仔,摇蜜,为社员提供全方位指导。

正在观察蜜蜂情况的王莹

  生态旅游变身时下新宠

  发展旅游蜂产业,以供游客休闲娱乐是近几年出现蜂产业的一种新功能,形成了一道以养蜂业为中心的新美丽风景线。“蜂业与休闲旅游大文化融合,这就是发展的新商机!”合作社2016年成功申报了2项初中生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不仅对蜜蜂有了新的认知,还进一步了解了蜂产品的作用和制作过程。

  同时,王金花对儿童教育问题也极为关注。为拉近孩子们与家长之间心灵的距离,海鲸花2016年开始对外开放儿童之家,接待亲子家庭、中小学生。2016年接待平谷区妇联组织的亲子活动10余期,接待北京史家小学600余人次,平谷幼儿及中小学生800余人次,2016年及2017年合作社与市教委签订了社会实践课,包括探索蜜蜂的社会生活及蜂蜡制作累计接待500余人,受到了家长和小朋友的高度认可。

  像这样的生态科普活动几乎每周都会举办,游客们纷至沓来,既欣赏蜂蜜制作工艺,体验蜂业文化,又休闲观光。王金花带领合作社社员们再次走向创业的新节点,酝酿更美好更甜蜜的蜂业梦。

  未来,北京蜂产业将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新型城乡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机遇,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蜂业发展理念。以转变蜂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现代蜂业先进技术和蜜蜂为农作物授粉,使全市蜂业技术推广体系更加完善、产业富民体系更加发达、蜜蜂文化体系更加繁荣,实现首都蜂产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

  文/魏瑶

  摄影/何建勇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