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掀起樱桃绿色消费新浪潮
春华秋实 探寻“京·花果蜜”之旅
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古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一代又一代先民的辛勤耕耘,造就了这里多元荟萃的农林业。果树、花卉、蜜蜂产业更是其中独具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承载着古老城市的记忆。
2023年,让我们共赴“京·花果蜜”发现之旅,见证北京花果蜜的丰收,探寻北京花果蜜的前世今生,聚焦北京花果蜜的高质量发展,解读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
樱桃——美雅春果第一枝
樱桃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属于蔷薇科樱桃属落叶果树,别名牛桃、朱桃、李桃、莺桃、荆桃、楔桃、英桃、樱珠、含桃、 车厘子等,据《说文》称:黄莺鸟喜含食和啄食樱桃,因而名叫“含桃”和“莺桃” ,后谐音为“樱桃” 。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果品,最先应时上市,《太平御览》称: “樱桃,为树则多荫,为果则先熟” ,故有“百果第一枝”美誉;因樱桃多在端午时节上市,又有“端阳珍果”美誉。樱桃果实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铁元素丰富,性温、味甜,有调中益 脾、调气活血、平肝祛热之功效。
樱桃果实营养丰富
【营养成分】樱桃鲜果中含糖分、蛋白质、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其中含铁量居水果之首。
【功效作用】樱桃性热,味甘,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的功效。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还能养颜驻容,使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食用方法】直接食用;泡酒;制作樱桃沙拉、樱桃酱、糖水樱桃、蜜汁樱桃塔、樱桃奶冻、樱桃果冻、樱桃甜汤、樱桃银耳羹、樱桃肉等。
注意事项:樱桃性热,热性病及虚热咳嗽者忌食,糖尿病患者也要忌食。樱桃因含铁多,再加上含有一定量的氰甙,若食用过多会引起铁中毒或氢氧化物中毒,因此要适量。
小樱桃,大产业
作为全市亩均产值最高的果树,樱桃产业是近郊兴绿富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顺义舞彩浅山和潮白河沿岸樱桃产业带为中心,带动多区樱桃发展,形成环六环樱桃观光采摘带,通州大樱桃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密云卓樱桃正全力打造中国樱桃第一品牌。目前,全市樱桃种植面积4.9万亩,栽培品种达百余种。
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期间,全市启动“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以顺义为主会场,海淀、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密云6个区为分会场,形成环六环樱桃观光采摘带,全市近200家经过安全认证的规模化樱桃园,推出早、中、晚熟各色樱桃品种100余个,通过举办观光采摘、宣传推介、科普教育等互动活动,促进樱桃消费升级,将樱桃文化节打造成为“樱桃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顺义主会场
以“顺义樱桃,邀您一起甜”为主题,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亲子研学、生态民宿等融为一体,通过顺义樱桃这一核心纽带,串联区内优质文旅资源,举办甜蜜市集、樱桃挑战赛、樱桃“甜蜜秀”等活动,同时发布了3条顺义樱桃采摘旅游度假线路,邀请游客通过采摘旅游,充分感受顺义樱桃采摘度假旅游的魅力。多种消费场景的触达,让更多的游客能够品尝顺义樱桃的甜美,提升“顺义樱桃”的品牌价值。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门头沟分会场
5月20日上午,“樱红门头沟·醉美永定河”北京市首届樱桃文化节——门头沟区樱桃采摘节开园仪式在门头沟区栗园庄南山樱桃采摘园举办。
绿树浓荫夏日长,樱桃红颗压枝低。门头沟区30个精品樱桃采摘园樱桃喜获丰收,樱桃产量将达到20万公斤,樱桃品种多达100多种,漫山遍野的翠绿遮不住樱桃红,远看星星点点,近看连接成片,把山村装点得喜气洋洋。果农们挎着小竹篮,一趟趟进出樱桃园,摘满一篮又一篮,这些樱桃相貌上是文艺范的小清新,吃一口却是“芳津流齿颊,核细肌丰温”。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密云分会场
密云,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密云水库被誉为“燕山明珠”、“北京的世外桃源”,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以独特的土壤、地理和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多种有机绿色的农产品。4月27日,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密云会场启动仪式在卓樱桃庄园顺利举办。以卓樱桃为代表的北京樱桃产业,从产品到品牌营销,都在行业内树立了高品质、高价值标杆。卓樱桃已成为密云区的品牌农业、优势产业、特色果业,是密云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通州分会场
西集镇位于通州区东南部,毗邻大运河。全镇樱桃总种植面积近6000亩,是有名的“樱桃之乡”,生长的“通州大樱桃”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产品。深入挖掘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梳理整合全镇优势旅游资源,坚持农文旅融合、产游销贯通,设置萌宠群樱会、“西集家宴”厨娘擂台赛决赛、诚信欢乐购、非遗展示等多个主题活动,结合大运河畔广阔的林地以及亲子乐园等空间,为市民采摘带来全新体验,激发消费潜力,推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海淀分会场
5月26日上午,首届北京市樱桃文化节暨海淀区第二十三届樱桃文化节在海淀区四季青镇启动。以“绘和美乡村画卷 品海淀樱桃醉甜”为主题,近八千亩、百余家樱桃园硕果累累、开园待客,12个农业品牌通过集市推介农产品,三条风韵独特的樱桃采摘路线发布,两家果园果树认建认养活动发起,文化赋能、科技赋能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昌平分会场
昌平区樱桃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100万公斤,活动期间推出3条樱桃观光采摘线路,将樱桃采摘资源与当地休闲旅游资源有机整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东部观光采摘线:沿京承高速、安四路(安四路支线)--兴寿、崔村等樱桃采摘园--银山塔林、静之湖度假村等观光景点;
中部观光采摘线:沿京藏高速--十三陵、马池口、南邵等樱桃采摘园--十三陵景区、延寿寺等景区;
西部观光采摘线:沿温南路、温阳路--流村、南口、阳坊等樱桃采摘园--白羊城、虎峪、坦克博物馆等景区。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房山分会场
作为首都西南生态屏障的房山,辖区内平原、丘陵、深山各占三分之一,丰富的地理条件、比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果树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目前共有樱桃种植面积1724.5亩,分布在城关、长阳、良乡、韩村河、周口店、青龙湖等地区。
5月21日,房山樱桃文化节在焦各庄樱桃采摘园开幕。活动期间宣传推介重点樱桃园区,吸引市民采摘,还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樱桃管理技术,加强“房山樱桃”品牌宣传,助力农民就业增收。
小产业,大生态
以樱桃等为代表的经济林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也为首都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一直以来,北京市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目前,全市生态用地已占到国土总面积的近70%,城乡公园总数达1050个,北京已经成为山区有绿屏、平原有绿海、城市有绿景的生态宜居城市。首都园林绿化将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花园城市、全域森林城市,以首善标准绘就首都壮美生态画卷。
部分推荐采摘果园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