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矮砧苹果栽培关键技术
一、优新品种、矮化砧木和苗木类型选择
目前北京的主栽苹果品种仍为富士,以昌平为例,宫藤富士作为主栽品种的占85%左右。近几年更新和建园中,应以不同成熟期的香气浓郁、风味酸甜适口、色泽鲜艳、质地细脆的苹果优新品种为主。根据近10多年的苹果新品种引进和生态适应性筛选等,建议早熟品种为大卫嘎拉(红色)、蜜思(黄色)和恋姬;中熟品种为秋映、信浓金、绯脆;晚熟品种为宫藤富士、维纳斯黄金。
二、矮化砧木
由于北京地区冬季和早春寒冷与干燥同步,经过多年的试验,很多苹果矮化砧木有冻害和抽条现象发生,适宜北京地区的苹果矮化砧木为SH6、G935和G41。目前在北京地区,SH6作为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采用纺锤形树形,具有树体小,树势中庸,产量高且稳产性好,果实品质好的优势,目前在昌平、顺义等区域应用较广。G935和G41经试验验证,具有良好的抗重茬和抗寒能力,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三、苗木类型
有灌溉条件的新建果园,土壤pH在7.8以下,可选择SH6、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苗木;土壤pH在7.8以上,不宜选择SH6自根砧苗木。无灌溉条件或不能适时灌溉的新建果园,可选择自根(圆叶海棠为基砧)或实生(八棱海棠为基砧)矮化中间砧苗木,中间砧木选择SH6和G41,中间砧长度20~25厘米。老果园更新时,选择G935或G41矮化自根砧苗木建园。
苗木质量总体要求:矮化自根砧长度25~30厘米,苗木健壮,有6个以上分枝;根系发达完整、无机械损伤。砧木、品种均脱毒且纯正,嫁接部位愈合良好。
四、栽植密度与树形
栽植密度与匹配树形密切相关,栽植株距0.75~1.25米,行距3.5~4.0米。
树形选择选择高纺锤树形,其树体结构参数为树高3.2~3.5米,中干上直接着生25~40个侧枝,侧枝基部粗度小于着生主干粗度的1/3,长度60~90厘米,角度110-130度。
五、省力化建园
1.栽植前的准备
(1)平整土地,深耕30厘米以上,然后耙平。
(2)根据栽植行距放线,然后机械起垄,垄高15~20cm,垄宽50cm左右(至少比开沟机、施肥搅拌机的作业宽度宽出20cm);
(3)在垄上机械开沟,沟宽30cm左右,沟内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1~2吨),然后用机械将施入的有机肥与土充分搅拌均匀。
(4)洇沟:一般栽植前3~5天(具体天数视天气、土壤类型和墒情确定)灌透水洇沟。可采用沟灌或滴灌方式,灌溉时40厘米以上土层充分吸水。
(5)苗木分级:按级别、品种进行分类,栽植前浸泡苗木4小时左右。
2.栽植与栽后管理
(1)栽植时间:以春季栽植为主,由于北京地区早春气温回升较快,土壤温度回升较慢,同时伴有早春寒流等不良气候因素,苗木种植时间可以苹果萌芽后至盛花期间种植为宜。栽植深度与苗木在圃内一致,充分把根系埋实,防止栽植过深或过浅。
(2)栽植后及时浇水:栽植当天及时浇水,小水灌溉即可,让土壤与苗木根系充分接触,浇水后扶正苗;根据土壤墒情,5-7天再灌一次水,水分达土层40厘米以下;然后用机械把行内垄背耙平。
(3)铺设灌溉管:建议新建设果园采用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每行树在树两侧铺设2行灌溉软管,每行软管前端增设开关,为以后交替灌溉做准备,软管距树干40-60厘米。
(4)地面覆盖:在树行两侧垄上各覆盖幅宽100cm的黑色园艺地布(100g~120g/平米),两边园艺地布与树保留5厘米左右的缝隙,等草萌发前,用粉碎的木屑覆盖,厚度5厘米左右,达到保墒节水、增加地温和提高苗木成活率、防止杂草生长的效果。
六、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1)行间生草:可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北京地区建议种雀麦草、高羊茅),草长到50厘米高度时留茬(5~8厘米)机械刈割。
(2)行间土壤不建议旋耕,雨季影响机械打药作业。
2.水肥一体化时空匹配应用
(1)早春土壤解冻至盛花后3-4周,保持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间;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同时增加养分;结合灌水,此阶段以氮肥施用为主,每亩用量10-15千克。
(2)6月底至8月底,幼树至结果初期,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在50-60%间,根据新梢和叶片水分状况,适时进行交替灌溉;同时以氮、磷肥施用为主,每亩每次用量10-15千克。
(3)8月底至落叶,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在60-70%间;结合土壤墒情,适时灌水;结果树以磷、钾为主,每亩每次用量10-15千克。
(4)苹果矮砧果园的肥水用量与土壤类型、肥力水平、树龄(幼树、初结果、结果期)和降水时期、降水量等有密切关系,除上面提到的三个时期外,应根据树体生长状况,适当增加或调减水分和肥料应用次数和应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