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届“爱鸟周”|走,我们一起观鸟去
2020年初,一位观鸟发烧友带我在马来西亚云顶高原看小鸟,那是我第一次拿起望远镜,漫山遍野寻找小鸟的踪迹。
我感慨地说:“还是大山里好呀,在城市都见不到什么鸟。”朋友很惊讶:“怎么会呢!城市里也有很多小鸟,只是你没有看向它们。”
从那之后,我便时不时跑到北京的公园、近郊,跟随观鸟爱好者去看小鸟。疫情期间,线下的观鸟活动开展困难,我就在小区里观察、记录。
从对身边的鸟类视而不见,到出门习惯性带上望远镜和鸟类图鉴;从观鸟时瞪大眼睛追着领队问“哪儿呢哪儿呢”,到即使坐在电脑前工作,也会下意识竖起耳朵辨别窗外鸟朋友的亲切叫声……
我看向小鸟,也看向了更广阔的大自然。
看小鸟、画小鸟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么对于更多人来说,鸟类是怎样的存在呢? 抱持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几位生活在不同城市的大朋友、小朋友,提出了一些关于鸟类的轻松问题。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答案吧!
这些回答实在让我惊讶!听着大家的描述,我看见每个人的世界里都飞进了各式各样的小鸟。 和其他动物相比,鸟类的祖先(恐龙)曾称霸地球上亿年,如今它们凭借独一无二的羽毛、高效的呼吸系统和精密的骨骼结构可以翱翔于蓝天,飞越陆地、江河、海洋,它们比任何一类动物更善于跨越复杂的地形、迁徙更长的距离。 它们一直生活在人类的身边,也许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你看向过小鸟吗?你心中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在滨海湿地,我见证了有趣的「水鸟餐具大赏」!
3月中旬,我飞往了福建著名的滨海湿地罗源湾及福宁湾,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径的核心路段,这里的滩涂、河口、红树林和大大小小的海岛构成了丰富的栖息生境,成为数不清的鸟儿共享的家园。
在福建美丽的海岸线上,我见到了许多有着大长嘴的水鸟。
它们的嘴巴有的细长如筷子、有的宽扁像饭勺、有的自带黄金比例弧线、有的容量惊人胜似麻袋!
人类通常需要借助餐具才能把食物送进嘴巴:筷子夹、叉子扎、汤勺舀、漏勺捞……而对于鸟类,尤其是水鸟来说,它们那造型各异的嘴巴就是享用美食的餐具了!
快来看看,这次有趣的「福建水鸟餐具大赏」都有哪些选手拔得头筹吧!
黑脸琵(pí)鹭
Black-faced Spoonbill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爱昵称:黑面天使、琵琶嘴鹭、饭匙鸟
干饭餐具:能夹能捞的加长“盛饭勺”。
使用方式:嘴巴微张,插入水中,一边行走,一边“左—右—左—右”来回扫荡!嘴部敏锐的触觉一旦感知到食物后,迅速将其夹捞出水面,再吞入肚中,堪称“摸鱼高手”。
精选食谱: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
反嘴鹬(yù)
Pied Avocet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可爱昵称:翘嘴娘子
干饭餐具:有着傲娇上弧线的“刮地机”。 使用方式:上弯的嘴巴可以更大面积地接触浅水地面,然后小头一甩、长嘴一刮,螺螺、虫虫一扫而光! 精选食谱: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蠕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卷羽鹈(tí)鹕(hú)
Dalmatian Pelican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可爱昵称:鸟界渔夫
干饭餐具:弹性十足的大码“饭袋”。 使用方式 :作为身长可达180cm的大型涉禽,配备了超过30cm长的超大号餐具。宽阔的下嘴壳和脖子连成巨大皮囊,能连鱼带水一起兜住,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将水挤出,最后一个仰脖,美味进肚(当然……也可能吞不下去)! 精选食谱: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等。
从观鸟到护鸟,其实是每个人都可以加入的公民行动,如何锻炼自己的观鸟本领,简单易上手的「鸟人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LET’S GO!从观鸟开始

第二步 :RULES!观鸟守则二三事
观鸟过程中轻手轻脚,轻声细语,和小鸟始终保持距离。
不故意惊扰、诱导和追逐小鸟。
避免使用闪光灯拍摄。
鸟爸鸟妈在孵化、哺育幼鸟的过程中十分敏感,遇到不打扰是对它们最大的保护。
根据实际情况记录观察数据,对于不确定的鸟种和数量要加以说明。
第三步:TOOLS!爱鸟人工具支持
① 购买专业的鸟类图鉴。
在地鸟类图鉴:推荐购买你所在地的观鸟图鉴,从身边的小鸟开始观察吧!
首先是很多观鸟爱好者爱不释手的《北京地区常见野鸟图鉴》 全国鸟类图鉴:如果你开始走出你的所在城市,去向全国各地观鸟,可以配备一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或《Birds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这两本鸟册内容权威,手绘配图相当精美
② 通过软件记录为鸟调数据做出贡献。 小程序「观鸟君」:查阅鸟种、鸟类照片鉴别、观鸟记录、上传数据至鸟类数据库 图片「观鸟君」小程序
APP/小程序「懂鸟」:查阅鸟种、鸟类照片鉴别、鸟类鸣叫辨识 图片「懂鸟」小程序
③ 找到组织,参与在地线下活动。 从小区开始观察,你至少可以发现5种经常光顾的小鸟! 我家坐标北京朝阳,目前在小区里观察到的小鸟有:(按观察到的频率排序)树麻雀、珠颈斑鸠、喜鹊、白头鹎、灰椋鸟、灰喜鹊、乌鸫、戴胜、沼泽山雀、小星头啄木鸟、黑尾蜡嘴雀、普通鵟(高空)。 找到观鸟爱好者的组织,持续交流,保持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