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人文湿地未名湖
字号:   
2014-04-02 17:21:00 来源: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

  作为北大标志的“一塔湖图”中,寄寓北大人最多情感的,应该就是这未名湖了。与未名湖邂逅,宛如一个不期然的梦,没有预构,没有想往,只是一味地行走。停下脚步时,已越过北大的朱色大门,但见面前荷叶碧勺海、古木掩红楼、未名映博雅,一只只悠闲的小鸟和葱绿的湿地植物,为北大这座学府增添了无尽的田园气息。未名湖,我对她有深深的爱恋,她绿的像翡翠,绿的像青瓜,于我年轻的生命,侵染得晶莹剔透。
  未名湖是一块特殊的湿地,美在她浓重的人文气息,美在一代一代的北大学子对她反复的歌颂和吟唱。学子许秋汉当年曾自创自唱过一曲《未名湖是个海洋》,在北大风靡一时,被誉为民间版的校歌。诗人余杰也说:“我的眼角是一湖的水,这些水曾溢满几代人的眸子。”有阳光的日子,我喜欢在湖边寻石而坐。捧一册外语,朗声诵读。也常常夜游未名,夜色里静静地观看对岸沉静的博雅塔在湖面投下依稀的暗影。
  “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浅浅一汪未名,因为灌满了绿色,在我们眼里,竟似海深。
  今天湿地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一名普通学子,通过在未名湖畔两年多的学习苦读,我深切爱上了未名湖,也充分汲取未名湖绿色人文的丰富营养而得以茁壮成长,我对世界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就像未名湖湿地的那一抹绿,是那么的惬意、透亮、沁人心脾。 
  在未名湖畔,我兴致勃勃地加入北大绿色生命协会,有了一大早骑着单车、背着望远镜到颐和园昆明湖观鸟的美妙经历。在有着丰富观鸟经验的“鸟人”们的指导下,我看到了勤于工作的啄木鸟,看到了昆明湖上嬉戏的小。在未名湖畔,我观摩“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奚志农用影像记录的自然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种在“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性关怀,是无法从模型、理论的学习中获得的。在未名湖畔,《自然资本论》的作者之一、世界知名能源专家埃默里·洛文斯博士应邀来学校讲座,我和同学人手一册新书激动地跑去。依然记得这位风度翩翩的学者把签完名的书递回来时一句带笑的“Thank you”,也依然记得翻译将greenhouse(温室)译成“绿色房子”时的报告厅里会意的笑声。那是我在北大听的第一场讲座,绿色的理念,就像这笑声,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脑海里。
  多年来,未名湖畔的学子记载了北京人不懈的努力,植树造林、恢复湿地,巍巍青山绿兮,汤汤流水清兮,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从飞机上看北京,仿佛在俯瞰一座森林,点滴的湿地映衬其中,绿的那么娇艳,绿的令人自豪。
  我就快毕业了,在绿色的未名湖畔,我许下了一个绿色的誓言,定要实践一个绿色的人生。

  作者:李小凤
  作者地址:海淀区清华东路20号32信箱
  邮编:100093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