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延庆野鸭湖湿地的情结
说起何为湿地,也许你会陡然一愣,然后一脸茫然地问道:“湿地?不就是沼泽吗?”其实也不尽然,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环境之间的过渡带,在景观中为动植物区系提供了独立的生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缓冲洪涝灾害、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的生活中离我最近的有两个湿地公园,一个是位于我家乡延庆的野鸭湖湿地公园,另一个就是离我工作地点很近的翠湖湿地公园,但我并未去过。
野鸭湖是华北最大的,也是北京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还记得在野鸭湖自然湿地保护区成立之初,我曾随我的父亲去过一次,那时我还很小,貌似正处于换牙的年纪,对野鸭湖唯一的印象就是荒凉,一大片望不到边的湖面上没有一只水鸟,一路上坑坑洼洼我们简直就是颠到湖边,天是阴沉沉的,印象里没有绿色,全是灰色的,我们跟随着工作人员坐上一条在我看来破破烂烂的木船,来到湖的中央,泳衣也没有换直接穿着小内裤套上游泳圈就跳到了湖里,也无所谓湖水到底是否干净就玩儿了起来,同船的父亲同事家的大哥哥也跳到了湖里,跟我一起在湖里划水嬉戏,至今我还保存着我在湖里套着游泳圈咧开没有门牙的嘴巴傻笑的照片,自始至终也没见过有水鸟从我们身边飞过。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野鸭湖再也不是我当初的印象了,现在的野鸭湖湿地辽阔,水草茂盛,孕育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水禽和各种鸟类提供了优越的觅食繁殖场所,是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通道和水禽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有十多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据说野鸭湖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金雕、大鸨、灰鹤、大天鹅等16目42科150余种。冬季,也是白雪皑皑冰湖中栖息成千的大雁,那湖中的灰鹤,金雕与苍鹰常常悬停湖的空中,时而奔跑俯冲搏兔,那是非常好看的情景。到了冬去春来的光景,也就是三四月份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群群的野鸭带着刚出生的小宝宝,在湖面上游弋,长长的脖子伸到了水中找寻食物,小鸭子跟在鸭妈妈的后头嬉戏。数万只雁鸭、白鹳、黑鹳、仙鹤从远方飞临,在此驻足,湖上时而白鹭冲天,时而雁行阵阵,鸟语声屏,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但我们所见到的唯一禽类品种更像是人工饲养的、一种棕褐色的别样“野鸭”,叽喳鸣叫到也成群。这里的夏季,清凉的湖畔一望无际,草鹭、白鹭、苍鹭、野鸭在草丛中喂养小鸟的情景,在黄鹂绿柳间鸣啼,那些云雀在白云中飞舞欢歌。夏末秋初时节进入野鸭湖,芦苇没过了头顶,一片片荻花、蒲草随风荡漾,飞鸟和昆虫空中飞舞,在草丛中掠过,再现出一幅“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美丽画卷。而到了深秋的延庆,天是很高很高,瓦蓝瓦蓝的上空,飘着一阵阵呱呱的雁鸣。悠悠的秋风吹的芦苇唰唰做响,湖中的野鸭嬉戏展转,绸缎般的湖面被柔柔的风儿撩泼的泛起团团的涟漪,晶莹体透的水花儿静静地冲向湖边的游人,三五成群的游人好象怕惊动了湖中的五彩斑斓的鸟儿(成群的野鸭),不动声色地看着那嬉戏而欢腾的世界,恐怕搅乱它们的欢乐与宁静。
随着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湿地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保护湿地的行动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越来越少的湿地资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湿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后热土和家园,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只是想告诉我们,在这个星球上,任何物种的存在都是合理公平的,贪婪的索取和肆意的破坏,终会让我们流离失所生无所依。我相信,经过我们众志成城的努力和维护,在中国版图上就会有这样一个以湿地保护、环境适宜而被关注的地方--延庆野鸭湖,这万千风景,只待我们潇洒挥毫笔墨浓淡的书写,而我们,以此自豪,以此骄傲!
温泉苗圃 吴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