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绿色北京
字号:   
2022-09-15 12:01: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今年4月底,一只小麋鹿在北京野鸭湖实验区来到了这个世界,它的到来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欢呼雀跃。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以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多年来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这里缺少大型初级消费者,湿地中大量生长的芦苇等优势植物不能被利用和消耗,一定程度影响了湿地水质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为了建立健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控制湿地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数量,实现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提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设立《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技术示范》项目

  6月23日,该项目顺利完成了现场勘验,专家对项目评价后一致认为,采用麋鹿这一生物手段解决生物问题,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示范价值,项目成果应该在其他大型湿地进行示范推广。

  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这一直是北京持之以恒的绿色发展之路。

  面对日益减少的绿化用地,北京同样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在摸清全市现有森林资源的总量、存量以及分布区域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绿化空间、深度挖掘绿化潜力。

  按照"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建设要求,北京不断完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结合耕地保护空间划定,通过建设用地腾挪、农用地转用等方式,因地制宜实施填空造林、断带补齐、湿地恢复等,优化各生态要素空间布局,逐步引导林地向结构性绿色空间聚集,推动生态空间连通。

  结合城市更新,北京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建设城市森林、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恢复小微湿地。推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废弃矿山、退化林地生态修复,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废弃地增加村庄绿地,依法合规开展铁路、公路、河渠两侧及湖库周边等绿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北京市累计增加绿化面积200多万亩,2021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85.27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29%,森林覆盖率达到44.6%。

  持续扩大的绿色生态空间,带来的是不断提升的森林碳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这一重要论述,形象概括了森林的多元功能与多重价值,为重构林业价值体系、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开阔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就是森林,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具有强大的固碳增汇功能,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木材,平均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首都,北京始终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林业碳汇工作前列。2021年全市森林资源年碳汇量840万吨,相当于可以中和280万辆私家车1年的总碳排放。

  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形成了规划科学、标准齐备、项目规范、监测到位的林业碳汇工作体系。

  "绿色北京""生态北京"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新名片。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