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京花强"芯"
字号:   
2022-06-30 09:00: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每年初夏,北京主要环路分车绿化带内,艳丽的月季花次第开放,从初夏绽放到深秋。世界月季联合会前主席Kelvin Trimper曾发出感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能像北京这样把月季种得这么美!"

  截至目前,北京市自育月季新品种已超过40个。在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上,共评出15个中国自育月季新品种金奖,北京市就囊获了11个。这些品种在2019北京世园会上同样展现出卓绝风采。

  绽放的不只是月季,北京市在菊花、百合、牡丹、观赏草及花坛花境类等品种选育方面也硕果累累。十多年来,北京市共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证书)花卉新品种200余个。其中"十三五"期间,选育花卉新品种114个,实施花卉地方标准41项。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改变一个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除了北京花卉科研人才济济,国内顶尖农林科研院所多、硬件好之外,更离不开政府的科学谋划、引导与扶持。紧跟国家花木产业战略布局,目前,"京花"品牌可谓硕果累累。在日前举办的本市春季花卉推介会上,11个北京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进行了国内的首次发布。

  同时,国内首个标准化花卉种苗生产体系示范项目成果也在此次推介会上首次亮相。标准化种苗生产体系技术可以提升花卉种苗生产效率,产出的高阶种苗应用于成品花卉生产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该技术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实现数十种花卉种苗的国产化替代。

  作为一个北方城市,北京本不具备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但如今这座城市,不仅四季鲜花盛开,还成为全国花卉科技研发高地,花卉育种、花坛设计等成果正在向全国输出,花卉产业横跨三大产业,并衍生出层次丰富的新经济、新业态。北京是怎样炼成这个美丽芳香产业的?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从2006年开始充分利用首都科技优势、集中力量、联合攻关,2010年4月又专门组织成立了北京花卉育种研发专家顾问组,成立了14支育种研发创新团队及配套的创新示范基地,集中开展月季、菊花、百合、花坛花境等八大类育种研发工作。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特别重视花卉创新成果研发与转化,通过搭建平台,以转化促研发,精准打造北京花卉种业,2021年成功举办了新优花卉品种展示推介会,首次展出北京自育、秋季景观好、抗逆性突出、市场推广潜力大的新优花卉、乡土植物380个,展现"京花"魅力;建立新机制、树立新典型,通过授牌和举办专业交流活动,让园林设计师、企业参与北京花卉成果转化,最终达成合作转化花卉成果20余项,推动了北京市花卉种业发展。

  北京虽然地处北方,却已成为一座百花绽放的花园城市。随着城市功能不断更新提升,如今北京的花卉经济呈现跨界、跨行业发展之势。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搭建花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实现花卉种业创新发展,打造的"京花"品牌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和市场潜力,辐射带动京津冀乃至全国花卉产业发展。

  鲜花,是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灵动角色,更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绿色动力。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