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丰富文化生活
字号:   
2013-06-19 16:46:00 来源: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

  (一)观风望景,秀色可餐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等休闲方面的功能,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度假、疗养的理想之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唐·白居易《风雨晚泊》。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暮色沉沉,湖水涟漪,晶莹碧绿的水草逶迤飘向缓缓坡起的岸边;穿过芦苇丛,不远处就是鸟儿嬉戏、鱼儿跳跃的湿地景观,时而传来流水的哗哗声,时而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湿地保持着城区难得的富氧、绿色、清静。进入湿地,仿佛就从喧嚣的红尘踏进了净土世界。“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

  翠湖、野鸭湖、汉石桥……京城悠然恬静的众多湿地美景都让人陶醉。河流湿地岸旁分布着泥沙,偶尔可见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滩地上生长着一簇簇、一片片半人多高的湿地植物。可以想见,在草长莺飞的季节,丛生的青草与水环绕在一起,溪明塘秀,一派典型的河滩湿地的景色。而今这样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仙境不仅能在翠湖湿地、野鸭湖湿地见到,在门头沟和怀柔沟峪等隐秘的地方也能感受到。这些湿地呈现出绚丽夺目的景色,为京城增添了笔笔浓墨重彩,也标志着北京湿地保护正以实际的行动致力于让城市更美丽,让人居环境更健康,让京城市民真正向高品质生活迈进。

  优美的湿地景观,一方面具有生态旅游,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功能;另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亲近湿地,了解湿地,享受湿地的机会,从而扩大湿地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湿地旅游也能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推动区域建设快速发展。

  (二)探幽索隐,乐在其中

  湿地的独特魅力,令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超然脱俗之感,也因此被众多文人视为人间净土和世外桃源。北京湿地复杂的系统构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为人们探秘湿地,揭开隐藏于背后的奇趣提供了天然的场所,甚至让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在“候鸟南飞”“小鸟下蛋”“放飞益鸟”等湿地体验活动中也感受到了湿地赠予的欢愉。

  当我们走进湿地,很快就会发现湿地的神秘。在湿地中行船,除了可以尽情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外,还可以听到各种鸟儿的鸣叫声,如果再仔细一些,还可以看到在浅水中漫步的苍鹭,芦苇丛里跳跃不停的蓝翠鸟,还有从天空中飞过的豆雁。香蒲丛上有黑水鸡,不时地衔着枯树枝来回奔波搭巢。在湿地植物间忽停忽跃的豆娘闯入眼帘,就像一串跳跃的音符。

  在自然界中,食虫植物大多数都是陆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为水生。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就有一种北京十分罕见,也是华北地区唯一的奇异水生食虫植物,名为狸藻,它能“张嘴”吃掉虫子。狸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小黄花,它的茎分枝很多,茎上长着由叶片变成的球状捕虫囊,一棵狸藻能长有1200多个小囊。狸藻一般生长于水流缓慢且水质良好的淡水池沼中,当有小虫游近时,狸藻的捕虫囊就会张开,小虫随水进入囊中后,囊就会自动关闭。

  湿地中分布的无根萍是世界上最小的开花植物。12 株无根萍也就一根大头针针尖那么大,又称“微萍”。它们常常成双成对漂浮在水面,或者与诸如水萍科植物和絮萍科植物等相关植物形成漂浮的席子。无根萍由大约40% 的蛋白质构成(与大豆相当),这一点使其成为人类潜在的高蛋白食物来源。亚洲部分地区的人从水中采集无根萍,并将它们作为蔬菜食用。

  (三)承载历史,传承文明

  湿地文化是人类与湿地长达数千年融合的产物。几千年来,先民们都是“逐水草而居”,在与湿地相互依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文明和文化。

  湿地不仅是生命的摇篮、历史文明的源头,还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文学史开篇之作《诗经·关雎》的起兴之句就是从湿地说起,而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又都位于湿地或其周边区域,成就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人类渔樵耕读的生活方式,赋予了湿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湿地”。如北海、昆明湖等具有皇家历史印记的湿地自古以来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被皇族和文人墨客视为吟诗作画的理想佳境。

  在京城湿地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我们似乎已经见证了历史脉络的延续,真正领悟到“湿地,是生命由水登陆的第一块踏脚石”。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北京分布有多达上百个库塘湿地,其中三海、昆明湖、福海等湿地保留了许多古文化和古建筑,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也是国内外罕见,特别是皇家文化,已经享誉国内外。悠悠古湿地,万年活化石。湿地保留的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承载和记录了自然、生命的变迁和人类的文明。

  湿地凝聚着京城古老文化的精髓,深沉厚重、博大精深;铭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旷世才情。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其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湿地的存在,因此,其词中写水与荷花等与湿地相关的场景甚多。纳兰性德对于水是情有独钟的,他把自己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命名为“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并赋诗首:“野色湖光两不分,碧云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南画,着个闲亭挂西矄”,更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他以水为友,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纳兰性德的词中,对荷花的吟咏也较多。“阑珊玉偑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一丛花·咏并蒂莲》。词中生动地刻画了并蒂莲的形貌色泽,不粘不脱,若即若离,饶富情致,且以人拟物。

  湿地也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放河灯就是京城与湿地密切相关的古老民俗文化。放河灯(也常写为放“荷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京城的人们每年的三月三、七夕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农历节日常来到龙潭湖公园、通惠河等地放河灯,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和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也是祈祷平安的一种神圣的仪式。2006年在朝阳区通惠灌渠边,传统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放河灯活动在此举行,许多老百姓将亲手制作的荷花灯放进河里漂流,以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先烈、追思古人。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如今,赛龙舟也成为京城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在喜庆节日举行。京城的房山区青龙湖、延庆妫水湖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