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登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市园林绿化局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及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一季度进展情况
字号:   
2025-04-02 15:14: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序号任务名称任务来源进展情况
1用好腾退空间增补公共服务,利用拆违腾退土地实施留白增绿,园林增绿54.85公顷、战略留白临时绿化8.67公顷、农业种植增绿39.36公顷,实现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39项1.留白增绿—园林增绿专项已完成2025年计划制定及地块审核,方案审查工作基本完成,“疏整促”平台系统上账工作3月底全部完成。
2.留白增绿—战略留白专项已完成作业设计编制。
2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推动第二轮城市副中心控规实施工作方案收官,谋划第三轮实施任务。基本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推进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六环高线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等三大文化设施地下共享空间投入使用。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41项进行先期启动区一区段场地平整、土方堆砌、苗木种植等工作。截至目前,植树活动区域土方工程已全部实施完成,做好苗木储备工作。
3编制出台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加强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政策对接,着力建设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协同圈。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45项已配合编制完成规划初稿。
4优化消费载体,持续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丽泽—首都商务新区等国际消费体验区,推动中关村、朝青等重点商圈改造升级,推进丰台区宛平城等商业步行街建设,打造首钢消费支点。完善公园、场馆、演艺空间等周边商业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加快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会展和消费片区规划建设。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52项已完成《北京公园游憩体系规划(2024年-2035年)(征求意见稿)》编制及市级各单位、各区意见征集工作,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5持续推动商文旅体健农林水等多元消费融合发展,引导文博、演艺、体育、公园、会展、交通场站及高速服务区等场所配齐餐饮、零售等基础业态,鼓励引入文创、书店、娱乐、康养、展览、数字体验等升级业态,累计推出10个以上的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59项已与市公园管理中心对接,初步确定试点单位,并按要求制定审计工作方案(草案),初步梳理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清单,并同步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方案。
6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制定北京长城保护条例,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年度任务,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加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推进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及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高品质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办好三条文化带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加强传统村落、京西古道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23项完成2025年开办费及运行保障经费财政评审。启动博物馆二层文化长廊、植物环境布置、社会化服务等项目招投标工作。深化完善科普宣教、文化活动、商业设施等专项方案。启动讲解员培训前期筹备工作。
7促进文旅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市级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央地旅游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全市假日旅游工作机制,高质量建设北京智慧文旅平台。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26项印发2025年度工作要点,部署节假日工作机制要求,提出“五园”联动。初步与教委、体育等部门对接,研究公园中自然教育、运动健身场景植入。
8深入推进入境旅游发展,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化提升入境、出行、住宿、游览、购物、支付等全链条服务体系。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28项目前,已配合市文旅局推进24家重点公园完成外币POS机配置工作。
9持续提升“果盘子”保障供应水平,完善果树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果园提质增效28万亩,建设园林绿化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加快培育推广“京·花果蜜”品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40项2025园林绿化产业工作要点已印发;明确了果树产业提质增效具体任务措施已分配到各区;召开了园林绿化产业综合基地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研讨会,启动了编制工作;重点就果树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
10推进种业之都建设,实施生物育种创新培育专项行动,强化4类8个特色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提升平谷、通州、延庆和南繁四大种业创新基地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种业等农业高精尖人才引进,办好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42项与市农业农村局种业处沟通,配合起草编制大会总体方案。
11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生产服务、营销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活动,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作,办好北京市农村创业大赛,引导各类主体带着资金、项目、技术到农村创新创业,引导产业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43项《北京市健全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已印发,并就共同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达成一致意见;定于3月下旬举办果树产业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
12完善点状供地政策,支持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特色种养、林下经济、手工作坊发展,培育农业生物制造能力,新认定“北京优农”品牌15个以上,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44项1.结合各区生态林基数和林下经济发展基础,分解20万亩林下经济任务到13个区,确保20万亩任务落地。
2.前往丰台、房山、门头沟、顺义等区开展调研,指导各区推进有区域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
3.研究制定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13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47项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办发〔2024〕4号)文件精神,一是制定下发了《2025年度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计划》。二是指导各有林区完成年度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计划的编制。
14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支持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业态发展,推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线路30条。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引育支持30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业态,带动不少于100家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北京特色农产品线上专区。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53项《北京市健全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已印发,并就共同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达成一致意见;定于3月下旬举办果树产业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
15统筹推进居住、产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区域综合等五类更新改造,实施核心区平房院落2000户申请式退租和1200户修缮,开展危旧楼改建扩面试点,启动实施20万平方米危旧楼房改造(简易楼腾退),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条。实施100万平方米老旧楼宇、50万平方米低效楼宇更新改造,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处。着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韧性。着力补充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着力推动区域综合类项目实施,聚焦大型居住区品质提升,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完整社区。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61项积极配合市住建委等部门推动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
16倡导和服务绿色出行,优化地铁站和重点区域周边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布局,提升“B+R”接驳便利性,完成50个地铁站和40个学医景商等重点区域周边非机动车停放治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81项完成2025年景区(公园)交通综合治理名单核对工作。
17推进重点场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开展北京南站地区综合整治,优化北京朝阳站、丰台站南交通枢纽接驳功能和通行流线。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项目,加强学医景商周边交通治理。结合全市桥下空间整治三年行动等专项,推进燕莎桥等17座桥系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统筹推进不少于100处重点路口精细化治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84项完成2025年景区(公园)交通综合治理名单核对工作。
18实施新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2000个,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为2000名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提升300个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30项对市残联提供的园林绿化领域承担32个改造提升任务进行核实。
19强化管理减排,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健全扬尘治理长效机制,大力推广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推动工地创绿,持续提升城市清洁度,全年平均降尘量控制在5吨/平方公里·月。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35项全面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北京市空气质量保障方案,统筹经济社会运行和空气质量保障,坚持平战结合,切实做好全国两会北京市空气质量保障。
20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加强重点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做好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防范,保障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强化兽用抗菌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污染物管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42项启动年度农药法规政策宣传培训,目前已完成4个区的轮训。
21持续提升绿色生态品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和首都西部山水工程,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实施山区森林健康经营70万亩,完成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调整10万亩。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43项1.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7个项目全部开工,完成生态修复1.5万亩。
2.年度造林绿化项目全市总体方案已下达。
3.山区森林健康经营项目已全面完成作业设计编制工作,已启动区、市两级评审。
4.编制下发《2025年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重点工作通知》,启动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
22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加强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加快推进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实施密云新城子镇大角峪西沟等小微湿地修复工程,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44项1.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是完成国家级2024年度第一批次保护地遥感监测点位审查上报,下发2024年度第二批次点位,组织有关区开展点位实地核查、性质认定。二是修改完善《百花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创建方案》,门头沟区成立申报领导小组。三是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北京片区)创建项目通过中期验收,初步编制完成7项成果报告。
2.加强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春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启动编制大鸨等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资源、百望山迁徙猛禽监测项目调查方案,持续推进百花山葡萄、软籽猕猴桃保护工作。推进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启动麋鹿归回40周年宣传有关准备工作。
3.实施密云新城子镇大角峪西沟等小微湿地修复工程:已经编制密云新城子镇大角峪西沟小微湿地示范区建设技术方案,正在组织项目方案专家论证和评审。
4.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已取得海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110108202501270201[2025]施[海]建字0036号)。
23编制公园游憩体系规划,加快建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等大尺度公园,实现温榆河公园二期对外开放,新建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30处,实施绿隔地区郊野公园提升10个,建成无界公园20个,实施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10处,推进市属公园便民化设施改造升级。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45项1.编制公园游憩体系规划:已完成《北京公园游憩体系规划(2024年-2035年)(征求意见稿)》编制及市级各单位、各区意见征集工作,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2.加快建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首农和义公园二期项目,正在开展项目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
3.加快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建设工程(森林课堂片区)项目进场施工。
4.新建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30处,实施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10处:已印发《城镇绿化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各区年度任务,并完成16个区(除通州)的方案设计,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的方案审核。
5.实施绿隔地区郊野公园提升10个:对三个区提升方案已完成三轮审查。昌平丰台方案已批复,正在开展财政评审;朝阳区方案修改完善后已上报,近期批复后,开展施工招标。
6.建成无界公园20个:初步完成全市建设点位统计,建立了无界公园台账。
7.推进市属公园便民化设施改造升级(7家市属公园、14处厕所改造提升):完成14处厕所改造方案制定,正在优化方案,陆续启动预算评审。
24加强道路、河道等线性空间点彩连线,深化城市环路立交桥体绿化,打造市民观城观景视廊50条,新增联山联水联社区的绿道1000公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46项1.打造市民观城观景视廊50条:已确定并下达年度任务,结合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郊野公园功能提升、绿道、山区森林经营示范区、国有林场等开展50处景观视廊的选址及方案设计工作,积极推进方案审核。
2.新增联山联水联社区的绿道1000公里:组织开展市级绿道立项概算评审专家培训; 开展森林步道路径路面应用材料选型、做法研究; 组织部分市级绿道开展专家评审,形成评审意见,指导有关区办理规划相关手续 ;会同发改委指导绿道项目可研、初设概算评审 ; 森林步道项目已陆续启动施工资格预审; 防火道绿道化改造项目一季度全部进场施工。
25把花园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启动制定40项花园城市建设标准,基本实现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园艺师“三师”联动街区层面全覆盖,统筹推进街区片区建设,创建花园式示范街区10个,共建社区微花园50个、古树生境花园10个、花园村庄20个。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47项1.启动制定40项花园城市建设标准: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标准专项工作,下发花园专项征集项目通知,组织专家论证2025年专项计划,共同印发《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标准专项 2025 年实施方案》,协调申报标准立项,组织召开已立项项目启动推动会。
2.“三师”联动街区层面全覆盖:在东城、丰台等区开展实地调研,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园艺师制度;二是专题研究园艺师相关工作,起草编制园艺师指导意见;三是组织召开园艺师座谈会,听取各区园艺师工作计划,征求对园艺师工作的意见建议。
3.花园式示范街区10个:已印发《城镇绿化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各区年度任务,并完成10处花园式示范街区的方案设计,积极推进方案审核。
4.社区微花园50个:目前确定了50个微花园点位;已经匹配设计师;开展设计师培训;准备将微花园建设纳入义务植树线上系统管理。
5.古树生境花园10个:研究制定2025年古树生境花园建设暨古树名木及生境整体保护工作安排;组织编制《北京市古树生境花园建设指引》(草案)    
6.花园村庄20个:相关区已完成花园村庄设计方案,市园林局已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26推进全域绿化彩化立体化,深入实施绿化彩化三年行动,深入挖掘首都山水价值和人文特色,打造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的城市风貌,办好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48项1.绿化彩化三年行动:已编制完成《北京城市绿化彩化2025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各处室意见,预计三月底前完成一轮意见征集。
2.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经市科委、市外办同意,完成大会报批工作;经征求组委会成员单位意见,完成组委会组织机构名单更新;编制国际学术会议方案、中国月季展展览展示方案和京西月季洲配套活动规划等;推进“一园”(京西月季洲公园)和“城市展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于5月前完工。
27关口前移强化森林防灭火,完善森林火险预警应对机制,推进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建立森林消防队伍实战化训练体系,增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62项1.根据《北京市森林火险预警与应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细化、完善森林火险橙色预警应对要求,并在全行业内加强森林防火督导检查。开展防火检查24次,检查范围涉及怀柔、延庆、丰台及通州四个区39个点位,发现问题隐患25项,均已反馈相关责任单位,并督促整改,确保动态清零。
2.开展新型集体林场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提升项目前期工作。
28持续做好重要地区安全防范,加强政治中心区一体化智慧防控体系建设。紧盯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广场、公园景区、商场超市、交通枢纽、繁华街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压实行业单位治安保卫责任,强化巡逻看护、防冲撞设施、视频监控等人物技防措施建设。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72项根据《关于印发加强全市学校等重点部位防冲撞设施规范设置工作的方案》,一方面对我局管理的12家市属公园(颐和园、天坛、北海、中山、香山、景山、国家植物园、北京动物园、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百望山森林公园)的门区防冲撞措施正在联系属地专班进行联审。另一方面,围绕其他公园景区,按照属地原则,已印发通知,压实各区园林绿化局责任,积极推进《方案》各项任务落实。
29持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2000个,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为2000名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持续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提升300个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重要民生实事第14项对市残联提供的园林绿化领域承担32个改造提升任务进行核实。
30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市民群众蓝天获得感;进一步向市民群众扩大开放亲水空间,实现温榆河公园二期、宋庄蓄滞洪区二期等工程对外开放;实施绿隔地区郊野公园提升10个;新增绿道(含森林步道)1000公里。重要民生实事第24项1.郊野公园提升10个:完成功能提升方案市级审查。
2.绿道1000公里:组织开展市级绿道立项概算评审专家培训; 开展森林步道路径路面应用材料选型、做法研究; 组织部分市级绿道开展专家评审,形成评审意见,指导有关区办理规划相关手续 ;会同发改委指导绿道项目可研、初设概算评审 ; 森林步道项目已陆续启动施工资格预审; 防火道绿道化改造项目一季度全部进场施工。
31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建成无界公园20个,实施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10处,新建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30处,打造社区微花园50个。重要民生实事第25项1.建成无界公园20个:初步完成全市建设点位统计,建立了无界公园台账。
2.新建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30处,实施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10处:已印发《城镇绿化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各区年度任务,并完成16个区(除通州)的方案设计,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的方案审核。
3.打造社区微花园50个:确定了50个微花园点位;已经匹配设计师;开展设计师培训;准备将微花园建设纳入义务植树线上系统管理。
32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空间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鼓励文旅场所完善配套餐饮等服务,推动市属文保单位加强文物保养维护和环境整治,推进市属公园便民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市民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重要民生实事第31项完成14处厕所改造方案制定,正在优化方案,陆续启动预算评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