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北京雨燕:“不计报酬”的除虫能手
字号:   
2019-10-09 09:09:00 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一代老北京人的记忆里,总有这样一副独特景观:古燕常绕飞在天坛、颐和园等古建周围,叽叽喳喳。北京雨燕是北京的标志性物种,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四环内雨燕种群数量繁殖前在5000只以上,繁殖后可能达到10000只左右,北京雨燕种群或逐渐回归壮大。
  今年,观鸟志愿者们通过观测返京的雨燕,得出结果,今年北京雨燕种群数量与往年同期持平。对此,北京四中生物教师、中国观鸟会京燕项目负责人卓小利表示:“数量持平就是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不止一个,还有一份意外惊喜:原来一向喜欢在古建筑之地栖息的北京雨燕,如今开始在立交桥下的缝隙、现代建筑外侧等适合筑巢的犄角旮旯儿,搭起巢窝,建起新的“生活圈”,学会了“随遇而安”。
  北京雨燕的这些变化,离不开市民对雨燕以及生态环境的关注,更离不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们日以继夜地努力。对此,生态融媒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下简称救护中心),探访那些与北京雨燕救护有关的故事。


  案例1:
  2018年4月27日,历代帝王庙发现1只北京雨燕被困在文物建筑的防护网里,处境十分危险。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员谢海生、高峰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救援。
  “这是一份没有万一,又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工作”是一句被说烂了的“台词”。但谢海生在进行救护时,第一反应就是保持警惕、冷静处理。
  “时刻保持警惕并不仅是面对攻击性强的猛禽,更是在无形压力下,如何巧妙解决问题,成功解救受困受伤的野生动物们。”
  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各民族杰出帝王和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距离地面近8米之高的正东碑亭古建筑房屋,其建筑级别属碑亭级别,算是巍巍而立。“我们救护中心由于没有高空作业设备以及高空人员资质,又因其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未经上级文物保护部门批准,我们不能私自对文物和其附属设施进行任何操作”,面对重重困难,谢海生作为主要救护人员,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北京雨燕是如何钻到防护网内。
  谢海生与西城区园林绿化局以及历代帝王庙专家领导现场调查,终发现并非防护网的破损导致,而是雨燕通过正东碑亭古建房顶的檩条缝隙处钻到防护网内。面对此种情况,只能联系上级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出面配合解决。
  与此同时,救护员与现场工作人员布置危险警示带,安排专人看护,疏散周边游客防止对雨燕造成伤害。“一场救护,需各方人士相互配合,群集体之力而为。”待长梯与警示带布好后,救护员对负责解救的历代帝王庙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其成功捕捉北京雨燕。
  谢海生等人将被解救的北京雨燕送到救护中心,转交兽医王川对其体检。待确定无明显外伤、未患有疾病情况下,王川又将被解救的北京雨燕交由饲养员许树群精心饲养。经一段时间照料,确认其具备放归条件后,助其重回蓝天。
  “我只是负责救护的那段过程,现场会面临很多意外考验。”即使困难重重,谢海生依旧要冷静处理,分析问题原委,想出最好对策。然而救护只是第一道关卡,随后救护中心的兽医、饲养员、诊断专家都会在各个阶段适时出现,给予雨燕最大帮助,好似一条完整链条,各环节不能有疏漏。
  ---“即使是一只雨燕,我们也会拼尽全力救护,这样,北京就不会因此而少一只雨燕了。”
  案例2:
  热心市民分别于2019年6月16日和6月24日,在北京城区发现两只雨燕幼鸟,据推测它们是不小心从巢里跌落到地面,因身体虚弱无法飞回巢窝。
  雨燕因其特殊的生理特征和生态习性,习惯在飞行中张大嘴巴捕食飞行的小型昆虫。它们不会在地上啄取食物,因此无论成鸟幼鸟,救护过程均需进行人工填喂。救护中心自接收雨燕之后,安排专人定期每天填喂5次小型昆虫,蘸取适当营养钙粉。经过一个月的喂养恢复,两只雨燕幼鸟身体状况不断好转。
  “雨燕的正常体重在30-35克之间,体长在160-180毫米之间”,为顺利赶上每年7月下旬的迁徙季,7月19日,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正阳门城楼上对两只被救护雨燕进行了最后一次体检,确保其健康状况。
  经测量,两只雨燕体重分别是31.5克和32.6克,翅长分别是165毫米和166毫米,体重和翅长均已达到放飞标准。“体检”合格后,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对其佩戴金属脚环。而后两只雨燕拍打着强壮的翅膀,从工作人员手中一跃冲天,向西飞往遥远的非洲。
  ---“我们希望明年,待它们回京之时,还能在正阳门看见它俩的身影。”
  救护落巢雨燕,铁血男儿温柔心
  两个案例揭示了雨燕常面临的两大问题--外伤与落巢。兽医孙翔楠说:“保护雨燕不是口号,而是动词,需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知己知彼就是要求我们清楚掌握雨燕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而对症下药。”
  如今学会“随遇而安”的北京雨燕虽然学会在立交桥下搭巢,但还是以多栖息于古代建筑房檐深处为主。市民在水边、电线上常见的均是鸣禽--家燕。而雨燕一般攀附在屋檐下或峭壁上,属于攀禽。而且其独特的生理构造(四趾向前伸),令雨燕无法在平坦地面上直立走动,更无法握住电线或树枝,所以当部分古建偏高时,亚成体很容易落巢或意外跌落,如不借助外力,很难起飞回巢。
  拥有多年救护、饲养雨燕经验的许树群告诉记者:“最好的救护办法就是饲养员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饲喂雨燕,对其悉心照料。”
  根据雨燕喜食小型昆虫的习惯,许树群选用大麦虫和蛐蛐儿等昆虫去掉翅膀和头足后,蘸取钙粉和维生素粉投喂雨燕,并根据雨燕的不同跌落程度以及不会在地啄取食物等生理特点,进行人工填喂,实现平均2小时1次的饲喂率。
  “虽然我是铁血男儿,然而面对雨燕,我却多了一分柔情,有时感觉自己扮演的是母亲这个角色。”
  定期‘野外培训’历练受伤雨燕
  除落巢外,因现代建筑的透明玻璃幕墙反射天空,使雨燕误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解救治疗雨燕的外伤时,兽医王川说:“雨燕的外伤除了确定疾病治疗方案外,我们还会有相关工作人员对它们进行‘培训’,设置不同障碍物训练雨燕的应激能力以及定期训练它们的起飞和飞行力。”
  2017年观鸟会一份报告指出,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公里。其一生往返的旅程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可见如果总是提供一帆风顺的环境,它们无法适应真实的自然生活,所以定期的野外培训更适用于受外伤所困的雨燕们”。
  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让雨燕回归北京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除了救助受伤受困的雨燕外,还开展了连续三年的北京城区雨燕同步调查工作,与颐和园合作开展雨燕环志。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雨燕种群数量与往年持平”。而救护中心“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北海组志愿者陈温欣和张丽婷,在今年七月初做的初步统计中发现,北海地区观测的雨燕已经达到峰值457只,这些数据显示出雨燕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如今强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而北京有着3000年的建城史,800年的建都史。在古代被称为“燕京”,现在又将其文化称为“燕文化”。而这一个“燕”字,不仅存在于史册之中,更是历代北京人最亲切的记忆。北京雨燕,正是这样一种活的文化存在。
  农谚常说的“燕子檐下飞,五谷堆成堆”就是指雨燕。对此,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耕解释:“燕子每年4月至7月在北京地区繁殖、筑巢,每天在巢内往返180多次,将捕捉到的虫子喂给刚刚诞生的雏鸟。一只燕子一个夏天就可以吃掉50万只虫子,可见,雨燕是不计报酬的除虫手。”
  保护这么厉害的“除虫手”也成了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的目标。今年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启动了北京雨燕栖息地调查与保护项目,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吉祥的北京雨燕会更多出现在我们身边,显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之都的活力。
  文:陈梦瑶
  摄影:何建勇

分享:

便民服务指南